喜迎二十大 | 江苏:稻花香里展新颜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2-09-30 12:06:55
央视网 | 2022-09-30 12:06:5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秋粮即将进入收获期。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跃进村成片的稻田长势喜人。从观景台上俯瞰,利用先进的3D、透视技术,种植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叶子的水稻绘制出“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等标语的精美稻田画,跃然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稻花香里诉说着江苏人民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与美好的丰收愿景。

  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是全国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素有“鱼米之乡”美誉。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发达地区在这方面一定要带好头、领好向,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真正落到实处。”饱含着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殷切厚望。

  科技赋能增活力,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驶入“快车道”。

  在扬州市江都区吴桥镇三五斗合作社的稻田边,立着两座“情报站”。合作社技术员孔德利表示,这两座装置虽“其貌不扬”,却能防“害”于未然,保证水稻丰产丰收。“黑色的装置是墒情监测站,白色的装置是虫情测报站,通过手机、电脑就可以远程查看监测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孔德利介绍,今年,三五斗合作社3000亩水稻跟往年相比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减少了1/3,“情报站”功不可没。

  在渔业产业领域,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为渔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的全电数字化渔场里,渔光储一体化项目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既能控制水面光照量为鱼塘里养殖的螃蟹遮阳,还能调节水温。光伏储能还为渔场提供了应急“充电宝”,停电时可自主供电,保障了养殖安全。此外,渔场配备自动导航智能投饵船、微孔增氧机、自动梳草船等设备,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就可操纵投饵船实现自动巡航、自动投饵等操作,还可以设置它的投饵密度、投饵时间、投饵速率,1小时投喂效率相当于8名工人人工投食的速度水平。 

  这样“智慧”的农业作业场景在江苏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科技“赋能”之下,江苏设施农业、果菜茶、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均取得明显进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澎湃的内生动能不断激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2020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21年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全省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为实现“农村美”提供了坚实的技术装备支撑。

  聚焦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江苏坚持发展和保护并重原则,立足地域特色、保护自然肌理,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优化乡村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展现“新鱼米之乡”的时代风貌。 

  眼下,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主场活动正在在泰兴市祁巷村火热举行。今年的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是“三农”战线喜迎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活动。在充盈着共庆丰收、共享喜悦浓厚氛围的开幕式现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欣表示,十年来,江苏18.9万个自然村村庄环境得到整治,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0%以上,累计建成540个特色田园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如同一剂催化剂,激发了江苏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南通市海安市滨海新区富港村灶港一村2021年成功入选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南通市特色田园乡村,今年又被命名“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享誉全国的“海安花鼓”便起源自这里,通过改造港丰大舞台,设置宣传长廊、主题标识、景观廊架等构件打造文化活动空间传承“海安花鼓”,激发了村民们的文化认同。

  截至目前,南通市已建成1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一条展现江风海韵美丽南通的成功之路逐渐筑成。2021年,江苏还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传统村落与周边旅游资源串联成22条、26条“江苏省美丽田园乡村游赏线路”于“五一”“十一”期间发布,为全省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为全国发展探路是中央对江苏的一贯要求。”江苏“新农人”也肩负着为现代农村产业建设探路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把“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激励、使用摆在突出位置;拓宽就业渠道、释放创业活力,一系列加快乡土人才培养、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政策举措,汇聚成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合力。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截至2021年底,江苏培育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超过180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个;全省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年综合收入超过900亿元,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45.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24.9%。 

  多肉产业园、葡萄产业园、田洼智慧农业园……宿迁市宿城区正在把乡村振兴变成日益美好的现实场景。走进宿城区耿车镇占地3000余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核心区,琳琅满目的多肉品种令人目不暇接,村民“变身”主播,拿着手机在“多肉海”中向粉丝们推荐。“废旧塑料加工产业曾经是我们的支柱产业,由于废旧塑料加工污染大,利润薄,2015年我们开始探索产业转型之路。”耿车镇红卫村党支部书记王鹏介绍,“那时候,多肉盆栽市场火热,村里就有人外出学习,后来在政府扶持下,形成了年销售额达12亿元的大市场。”多肉盆栽不仅带动就业,村集体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如今红卫村有近千人在这里工作,从以往的经济薄弱村到现在年收入近百万元,可谓是跨了一个大台阶。

  9月16日,南京农业嘉年华在江宁区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翠绿的稻田里,跨入十八岁“芳龄”。从2014年起嘉年华举办地从城市移到农村,先后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国际都市农业创意与推广杰出城市奖”,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创意奖”等,累计吸引游客约7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4亿元。嘉年华主办方介绍,本届活动结合了2022“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南京)专场推介和中国农民丰收节庆活动,借助全省的平台,全面提升南京农业嘉年华的品牌影响力,“一头顾着农民,一头牵着市民,我们要让大家在稻花香里都参与进这场金秋狂欢盛宴。” 

  现如今,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在江苏希望的田野上遍地开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呼之欲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擘画的宏伟蓝图的“大写意”,正在绘制成精耕细作壮美秀丽的“工笔画”。(文/顾津溶)

编辑:贾凡 责任编辑:张兰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喜迎二十大 | 江苏:稻花香里展新颜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