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废塑料转化为化工原料 广东揭阳20万吨混合废塑料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7-12 13:13:44
央视网 | 2025-07-12 13:13:4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魏鑫)7月11日,广东省新闻办在揭阳市举行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新闻发布会,宣布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该项目将有效解决废塑料污染难题并实现高值回收利用,后续随着项目的大力推广应用,还将有望缓解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贡献广东智慧、中国方案。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让废塑料“变废为宝” 首创废塑料高效转化技术

尽管塑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但由于其易破损、老化且难以自然降解,废弃塑料长期存在于环境中,形成“白色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项目的成功试产,为废塑料循环利用和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和解决方案。

“资源循环利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减少一次资源消耗,同时降低环境负荷。”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化工教指委委员杨朝合介绍,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可替代约1-1.5亿吨原油生产化学品原料,1-1.5亿吨的原油约占我国年原油进口量的20%,可以显著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同时,与传统石化技术生产化学品相比,废塑料化学循环减碳效果也非常明显,仍以年处理5000万吨废塑料为例,年减少约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何让废塑料“变废为宝”?面对这一难题,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找到了突破口。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首创“一步法”废塑料化学回收工艺。不同于市场上通用的“先热解制油、再加工成化工原料”的两步法流程,该技术无需对各类低值混合废塑料进行复杂分选,直接就能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大大降低了塑料的分选成本,且产品收率高达92%以上。

广东东粤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功介绍,项目在技术上充分利用废塑料中的碳氢元素,将其最大化转化为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较传统的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在全生命周期这个范围内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塑料裂解轻油样品

塑料裂解轻油样品

让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直言“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技术突破究竟有多关键?张新功表示,其经济效益经过测算,当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45美元/桶以上时,利用废塑料生产基础化工原料的成本,与使用原油生产同类原料的成本基本相当,甚至我们还有更大的优势。“用传统工艺打个比方,就像‘先煮米发酵再酿酒’,而我们实现了‘直接用米酿出好酒’。”

“双碳”战略下的揭阳实践:废塑料循环技术填补产业空白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实践正在广东揭阳展开。记者了解到,试生产的成功填补了废塑料化学回收的产业化技术空白,将推动石化产业从“依赖一次资源的原油加工”向“废塑料资源循环的绿色加工” 进行转变。

这一突破恰逢揭阳产业转型的关键期。当前,揭阳正加速构建以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为引领,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一化一海五优特”(绿色石化+海洋经济+五大特色产业)产业格局。其中,推动塑料化学循环项目产业化,是揭阳壮大两大支柱产业的关键要素。

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当前,塑料化学循环项目的推进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障装置的原料供应问题,需要政府与企业高效配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技术创新”的回收模式,才能够推动低值废塑料的应收尽收,为塑料化学循环项目源源不断地输送“血液”。

对此,广东省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处副处长简威表示,将围绕废塑料、废金属和新型产业废弃物等重点废弃物,谋划布局一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项目,支持东粤化学等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做大做强。此外,将发挥东粤化学等示范性项目的带动作用,支持更多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随着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位于揭阳惠来县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向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化工及高端新材料产业高地”这一目标迈进。在政策加持下,一批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项目有望陆续落地、实现大规模工业化,从而吸引一大批绿色化学品制造、再生塑料加工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废塑料分选→循环化工原料→绿色高端材料”的绿色化工产业链条,加速全国绿色石化转型与产业链升级的进程。

“二期120万吨/年项目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揭阳东粤化学20万吨/年项目顺利试生产,标志着这项首创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产业化跨越。揭阳市委副书记、揭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绍乐表示,首期项目成功试产后,揭阳同步谋划启动总规模300万吨/年二期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00亿元。目前,二期120万吨/年项目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快纳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并开工建设,努力把揭阳打造成为世界首个塑料化学循环产业基地。

“塑料化学裂解的终端产品是高附加值的基础化工原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王绍乐表示,将聚焦终端产品“就地消纳、隔墙转化”,主动对接有技术、有实力的国内外知名化工企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努力打造“从废塑料到化工原料再到原料深加工”的全链条塑料化学循环产业集群,为揭阳绿色石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在扩大产能和完善产业配套的同时,揭阳也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2024年,揭阳联合中国石油大学、东粤化学等机构在揭阳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揭阳市化工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接下来,揭阳将依托这一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政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揭阳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刘海林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将废塑料转化为化工原料 广东揭阳20万吨混合废塑料裂解工业化装置试产成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