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苏津)9月14日,“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进三门峡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生态廊道等地,看三门峡如何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崤函强音。
荒山变梯田 “钱袋子”鼓了 “后花园”有了
群山险峰,万亩梯田层叠,三门峡大坝巍然屹立,黄河蜿蜒盘踞山峦之间,好一幅沿黄生态画卷。“这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的一小部分,项目辐射9个村,现在才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三门峡市湖滨区委书记周建文向记者介绍,“这个项目和‘万里黄河第一坝’是‘邻居’,拥有黄河带来的生态资源发展。”此区域本属于黄土高原的边坡,土地相对来说比较贫瘠,荒山、荒坡、荒地的和弃耕地较多,后来通过科学论证和规划,建起了高标准梯田。
湖滨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是三门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工程,计划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8万亩,主要用来规划三大板块:高标准生态梯田、大禹文化公园、矿山森林公园。五大万亩生态景观带:万亩生态梯田、万亩特色经济林、万亩药木园、万亩矿区草场、万亩花海。
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主要生态指标居于全省“第一方阵”,是当地下大力气为黄河织就的“绿裙带”,是河南省贯彻落实黄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样本。
“万里黄河第一坝”守护黄河下游岁岁安澜
三门峡大坝黄河水利枢纽始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为主,兼顾灌溉、减淤、供水、发电等任务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门峡水库采取滞洪运用,减小出库流量2200立方米每秒,起到了有效的错峰作用,减轻了黄河下游的洪灾损失,确保了黄河安澜。如今,作为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和水沙调控体系的干流控制性工程之一,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与小浪底、故县、陆浑、河口村水库配合防御特大洪水,为黄河下游岁岁安澜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门峡水利枢纽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大禹治水、古栈道、人门神门鬼门等等。如今三门峡水利枢纽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作为水利设施治理黄河的责任,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肩负着传承黄河文化的使命。
环境好不好,鸟用翅膀说话。今天的三门峡有全国三分之二的白天鹅在这里栖息,“天鹅之城”也印证了三门峡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