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1.img.cctvpic.com/photoAlbum/templet/common/DEPA1565315968922641/yangshiwang_logo_18897_190809.png)
央视网消息 4月18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国际古迹遗址日”来临之际向社会公布4条“广东考古游径”。截至本次发布,广东省游径的总量已达118条。
“游径”建设是广东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一种创新发展模式,并于2019年启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创建工作。
为“让文物活起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系统梳理全省考古资源,选取具有开放能力、旅游发展功能或潜力的考古资源项目,将其“串珠成链”,最终形成四条考古游径线路:珠三角考古游径、粤东考古游径、粤西考古游径、粤北考古游径,共涉及12个地市24处重要考古资源点,大部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资源点的考古年代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明清时期,跨越了数十万年的时光。
在广东考古游径的指引下,游客可依托高铁、自驾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全省开始路径清晰、内涵丰富的考古历史文化游,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广东考古游径
珠三角考古游径:东莞蚝岗遗址——广州莲花山古采石场——佛山西樵山石燕岩采石场——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广州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广州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南海神庙——广州黄埔古港——广州南石头监狱旧址
寻路珠三角地区的代表性考古资源点,在沉默的考古文物中感知珠三角从新石器时代到近代的数千年沧桑巨变,感知岭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再现湾区人民共同的城市记忆,守护大湾区厚重的城市根脉。
珠三角考古游径上的广州南汉二帝陵博物馆
珠三角考古游径上的广州莲花山古采石场
粤东考古游径:潮州笔架山潮州窑遗址——潮州广济桥——汕头樟林古港——“南澳Ⅰ号”(南澳海防史博物馆)
以粤东地区的代表性遗产为主线,追寻粤东人文历史的精彩魅力。游径串联古代窑址、古桥、古港、古代沉船等考古资源,彰显粤东在中国海外交通史、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领略粤东跨越千年的深厚历史,以及千年传承的开放进取、同舟共济的潮人精神。
粤西考古游径:江门上川岛大洲湾遗址——“南海Ⅰ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茂名隋谯国夫人冼氏墓——湛江徐闻古港
沿着粤西优美绵长的海岸线,以水下、沙丘、古墓等丰富的考古发现为主线,串联汉、隋、宋、明等不同年代的考古遗产和文化地标,唤醒粤西鲜活的历史记忆,弘扬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传统、面向海洋的开放传统,彰显粤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粤西考古游径上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粤北考古游径: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清远英德青塘遗址——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韶关石峡遗址——韶关马坝人遗址
广东考古游径将考古成果、考古遗址转换为旅游场景,让沉静的文物考古资源再次焕发时代光彩,实现考古成果面向社会,走近大众,成为赓续传统,面向未来的新桥梁。同时,考古游径将推动广东考古研学游、自驾游发展,助力文物考古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