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产党的队伍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我深受感染。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我入伍参军。我当兵的目的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不再挨饿。”谈起为什么选择当兵,98岁老兵王维新这样说。
老兵不老,初心不变,本色不改。
记者面前的王维新老人精神矍铄,腰板挺直。聊起曾经的戎马生涯,老人打开了话匣子,那些时隔多年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王维新,1926年出生,1947年在吉林省舒兰县白旗区申屯入伍,他先后参加了第4次攻打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1至4次战役等。
1947年4月,四平战役前,王维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攻打四平的战斗打响时,王维新所在部队负责攻打四平天桥的任务,而他的任务是机枪掩护爆破手炸天桥的碉堡。虽然是初次参加战斗,但他毫不畏惧地利用机枪火力掩护战友的行动。邻村担任爆破手的关文显夹着炸药包路过他身边,将行李扔给他,并告诉他自己去炸碉堡不一定能回来。关文显快要接近碉堡时炸药包被引爆,他牺牲在自己眼前。王维新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战友报仇。王维新不顾敌人火力攻击的危险,手握机枪向敌人的碉堡射击。连长看到关文显牺牲,自己拿着手榴弹冲到了碉堡,将手榴弹从射击口扔进了碉堡,完成了战斗任务。
1950年10月19日,王维新随38军入朝。王维新以担任机枪手、副排长、排长的身份参加了打德川、奇袭武陵桥 、抢占嘎日岭、奔袭三所里、激战龙源里、巧战葛砚岭等战斗。
在坚守清溪山的战斗中,在敌人以强烈炮火把白雪覆盖的山头打成了浓烟四起、一片焦黑的阵地上展开了阵地争夺战。王维新所在的二连的战士们寸土不让,敌人二百多人分两个方向向阵地扑来。在二连长带领下,战士们同心协力,不怕牺牲,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使前沿阵地稳如泰山,二班表现尤为突出,战后被团党委授予“清溪山战斗英雄班”的光荣称号。经过50多天的战斗,他们牵制住了敌人的主要进攻集团,有利地配合了在横城方向的反击作战。同时部队的伤亡很大,4次战役结束时,全连加上临时补充人员在内还剩下40多人。
1952年10月5日夜间,参加攻打281.2高地的339团突击部队,身披伪装,悄悄地潜伏在281.2高地前的开阔地上,王维新带领2连3排37名干部战士同其他的连队战友一同潜伏下来隐蔽待命。在敌人的眼皮下潜伏一昼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6日整个白天,敌人一直向潜伏地域放冷枪冷炮,给潜伏部队造成了伤亡,只要有一个人暴露,就会遭到敌人炮火的覆盖,使整个战役功亏一篑。但战士们严守纪律,伏地不动,没有一人暴露目标。6日17时30分,天已黄昏,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军里的各种类型的火炮182门一齐向敌人阵地轰击,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中白马山战役开始了……
王维新在担任排长时,特别会做战士们的思想工作,团结每一个人,得到了官兵的好评,后被提升为连队的指导员。1973年转业回地方。
回到地方,王维新担任舒兰大北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兼场长至离休。不论在部队还是地方,他都把国家、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勤勤恳恳努力工作,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群众好评。
王维新感谢国家和人民给他的关爱,自己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永远做人民的普通一兵。“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希望年轻人好好学习,未来是你们的,一定要把国家建设得繁荣富强。”王维新寄语年轻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