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东莞,因“世界工厂”而被人熟知,厂房遍布、大厦林立、商业繁荣……很少有人将东莞与“森林”“氧吧”相关联。
但在距离东莞市区60公里处,有一处城市“绿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寸土寸金”的东莞,这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森林和文旅深度结合,不断拓宽绿色发展的边界,成为城市的“绿富美”。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角
从荒山到城市绿肺 藏身于“世界工厂”的绿色世界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位置,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这里距离广州、深圳均不到1小时车程。
藏身于城市中的森林
但在20年前,地处广东东莞的观音山还只是一座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荒山。
1999年11月30日,东莞市樟木头镇石新村民委员会(后改为“石新社区”)与一家民营企业签订《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联合开发合同书》,双方商定利用观音山森林公园原始次生林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笔架山、仙宫岭、飞云山、仙泉水库等景观,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东莞市具有丰富特色的自然生态公园。
2001年12月,东莞市政府办公室批准成立“东莞市观音山森林公园”。
2005年12月,经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升级为“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2009年12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景区。
20年过去了,如今这里已成为东莞的城市“绿肺”和“氧吧”,公园园区18平方公里区域,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全东莞最大的原始次生林。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园内现有1000多种植物,有兽类、飞鸟类、甲壳类、昆虫类等300多种动物。
坐拥大片绿色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包括东莞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放松休闲的后花园,也成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和康养休闲胜地。
拓宽绿色发展边界 在这里了解森林
万物生灵,因木生姿,森林是绿色的最佳代言人。
光让游客来此“森”呼吸,还远远不够。
这里有一个古树博物馆,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棵古树已有4500多年历史了。
一棵古树,可能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通过研究古树的演化,科学家能够推断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地理环境的演变,具有科研和观赏双重价值。
唐朝时期的一棵古树
古树博物馆,只是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拓宽发展的一小部分。
在这里,关于森林公园发展,被总结为4个版本。其中,靠“卖山头”“砍树”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即1.0版;保护森林即“看树”,靠政策补助生存,这是2.0版;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即通过“生态”“景观”获得经济效益,这是3.0版;而通过“文化”“品牌”获得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4.0版。
4.0版本,正是观音山积极探索发展的路径模式,诠释“靠山吃山”新模式,将这里打造为东莞的“绿富美”。
森林康养+文旅 这样发展健康值“爆表”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
凭借独特的生态资源,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运用独特的文化进行驱动,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扩大森林公园影响力。
据了解,观音山一年举办50多场各类文化活动,主要围绕健康文化、姻缘文化、公益文化、传统文化等系列文化主题活动展开。如每年举办的“十万人民齐颂祖国”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0届的东莞市全民健身观音山万人登山大赛等,积极从“门票经济”向“文化经济”成功转型。与此同时,观音山的文创产品也已提上日程。
姻缘文化节
据了解,十几年前,周末来观音山的游客可能只有100多人次,如今,仅在2017年,慕名来观音山的游客就达160万人次,这一成绩在当年全国接待游客的2085处森林公园中名列前茅。今年前6个月,公园游客数量已超过70万人次。
一个森林公园如果无法实现收益,就难以持续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