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9月4日,步入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高标准农田项目片区,新修的机耕路笔直平整,标准的沟渠在绿色的稻田里纵横交错,抽出了壮实稻穗的水稻在秋风中摇曳,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与旁边的村落绘就一幅美丽田园新画卷。
连城县高标准改造后的农田
“以前,田难种、收益低,农户自己种田意愿不强,土地流转也少有人问津。”连城县姑田镇镇长罗啟杰介绍,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土地坡度平整了、田间道路硬化了、沟渠建设好了,零碎的补丁田变成规整的大方田,老百姓也爱种粮了,为粮食生产和增收打下基础。
近年来,连城县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针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遇到的资金缺乏、亩均投资标准偏低的现实困境,拓宽思路,主动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成功申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贷款,切实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有保障、亩均投入有提高、建设任务不减少、标准质量能达标。
山区县“藏粮于地”的困境
连城县地处闽西山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主要以山坡地及河边阶地为主,山垅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大,原有耕地均未进行过科学系统的规划,耕地平整度差,田埂杂乱分布,纵横交错,小丘大丘随意分布,耕作条件恶劣,粮食产量较低。
连城县是革命老区,是福建省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经济总量较小、自有财力紧张是该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现实难题。连城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目标,推进“藏粮于地”,实施2019-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综合土地整治)建设项目,涉及13个乡镇共63个项目,项目规模4.2万亩,总投资1.86亿元,设计新增耕地面积3535亩。项目批复实施后,因受自有财政资金紧张,建设资金未能及时落实的影响,建设进度缓慢。
与此同时,连城县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待建设的农田地块位置更加偏远,建设条件更加复杂、难度加大,加之施工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也随之日渐增大。
因此,在确保地方财政资金足额落实到位的同时,迫切需要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来应对建设成本升高、资金投入不足的挑战。
“土地生金”激活金融活水
为切实解决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补助资金不足的问题,连城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地方实际,多次实地考察摸底,认真匡算农田建设资金需求和缺口,创新投融资模式,从“土地生金”角度,以县国投集团公司下属的福建省宏旺建设有限公司为承贷主体,以建设后高标准农田的合理收益为第一还款来源,于2022年3月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资金7000万元,为接续实施连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破解了融资难题,激发了金融活水,使连城县一些停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得以重新启动。
连城县北团镇高标准农田夏粮丰收
“这笔贷款是连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的‘加速器’,亩均投入从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5600元。” 连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燕明表示。连城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贷款的到位落地,使项目建设亩均投入从原来的1600元提高到5600元,项目整治高标准农田19000亩,涉及姑田、朋口、宣和、文亨、四堡5个乡镇,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实施后,将全面提升耕作条件,提高农户种粮收益,夯实“藏粮于地”的基石。
连城县分类推进项目实施。本着“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惠民富民一片”的基本原则,结合新增耕地验收需种植后才具备验收条件的要求及水稻种植季节性因素,制定分批次推进的建设计划,按项目(标段)分类推进,项目工程完工一个,验收一个,确保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
连城县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外,还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支撑,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基础,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搭建良好平台。
撂荒地变身“希望田野”
金融活水贷动农田变身。随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在连城县的落地见效,昔日成为撂荒地、抛荒田的“望天田”“斗笠丘”,逐渐变身“希望田野”,成为“旱能灌、涝能排、机械化”高产稳产农田,从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夯实了农业基础,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能力和发展后劲,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姑田镇城兜村顶坑片46亩耕地原因耕作条件较差,已抛荒撂荒,去年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后,土地坡度平整了、田间道路硬化了、沟渠建设好了,零碎的补丁田变成规整的大方田,全部实现复耕复种,平均每亩年新增粮食产能约100多公斤,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连城县林坊镇利用高标准农田发展地瓜产业
连城还着力推进“藏粮于技”。为把高标准农田项目这一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连城县在“藏粮于地”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藏粮于技”,采取“集中流转,大户种植”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耕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推广“烟—薯—菜”“烟—稻”“薯—稻”等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模式,全力推进数字设施农业和机械化生产,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种植,提高种粮效益。林坊镇塘坵、林坵、林塘等村232亩耕地进行综合整治后成片流转给农发公司种植烤烟、地瓜苗、地瓜等作物,亩均收入可达万元。
让农田“变身”,叫土地“生金”。如今,连城县将金融“活水”注入田间地头,“贷动”乡村的“希望田野”。(黄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