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莆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福建省时隔30年再添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此,莆田市成为全国第142座、福建省第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自南朝置县以来,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建制史,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的古镇古村、传统多元的历史街区、活态传承的非遗文化,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我国农耕治海文明的代表。

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149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28处。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个、中国传统村落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5个、省级传统村落2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片。有历史建筑599处、传统风貌建筑1249处。
莆田市还拥有以妈祖信俗、莆田木雕、莆仙戏为代表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国家级10项、省级63项。
近年来,莆田市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持续加大名城保护力度。出台多部法规、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名城保护管理规章制度;设立专项资金,并纳入市级财政预算,近五年累计投入名城保护有关资金逾5.5亿元;在福建省率先开展全域全要素普查认定保护、率先公布传统风貌建筑、率先探索划定历史地段;创新“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模式,打造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和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等。
监制 | 田忠卿 李宇飞
统筹 | 林舟 陈庚
记者 | 魏明 范本辉
编辑 | 黄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