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近日,在龙岩市连城县赖源乡科明村的“幸福工程”食用菌种植基地,菇棚里菌棒整齐摆放,朵朵圆润饱满、竞相绽开的香菇,香气四溢,忙着采摘香菇的菇农们笑开了颜,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忙着采摘香菇的菇农们
科明村位于被当地人称为“东伯利亚”的赖源乡西部,海拔950多米,基础设施差、人口流出大、村民收入单一。偏远山村发展之路,处处掣肘,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振兴路?
赖源乡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乡村的党员干部们扎根在村里,走村串户听意见,走出去寻“良策”,在多方论证下,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特点,以“菇香溢·党旗红”党建品牌为引领,组织发动村民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香菇种植初期投入大,缺乏资金成为村民发展种菇的最大阻碍。赖源乡积极争取县农业农村、计生协会、组织等部门的支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扶持项目、“幸福工程”帮扶项目、“我在乡间有亩田”党员认种等,筹措资金200多万元,建设3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打造“菇菇小寨”主题农旅村寨。
菇菇小寨
基地建起后,技术是关键。对于种田管竹过日子的农民们来说,种香菇一窍不通,也担心成本投入没有回报。为打消村民们的顾念,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带头开种,并组建科明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引领村民种植香菇;乡里则组织菇农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经验,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到村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教会村民种好香菇。村民们看到香菇一茬接一茬的丰收,也就打消了顾虑自发加入到合作社。
科明村干部和菇农正在查看香菇品质
“村里和乡里给我们这些菇农的帮助很大,把很多专家都请进村里来,还带我们跑了好多地方学习调研,从大棚建设、合作社组建到菌种选择、菇筒采购全过程,我们不用操心,只管把香菇种好。”正忙着采菇的华大叔笑盈盈地说道。
赖源乡还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产业发展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科明村的香菇越种越好,可香菇的销售渠道却出现波动,一度造成滞销。望着因香菇滞销急得火烧眉毛的菇农,村里和乡里了解难处后四处帮忙寻找销路,把解决对策瞄准了电商,积极联系连城电商企业客家媳妇小伍、野山电商等,第一时间迅速奔赴科明村,利用电商平台,将香菇销售一空,帮助菇农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如今,有了电商的帮助解决销路问题,科明村正带领菇农们满心欢喜采摘当季的香菇,通过电商进行销售。
菇农罗美英正在展示刚采摘的香菇
真情帮扶暖民心。“感谢政府的帮扶,我们家种了2万多筒香菇,香菇长势好、销路稳,让我们实现了增收致富。”尝到香菇种植甜头的罗美英高兴地说。罗美英育有两个女儿,家庭经济拮据,在村两委的动员鼓励下,准备承包种植香菇,却因缺资金而犹豫不决。乡里将其列入县计生协会“幸福工程”项目帮扶对象,提供帮扶资金5万元,让她走上了香菇致富路。
福建省派赖源乡科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伟庆正在向菇农询问香菇采摘情况
“这几年,科明村抓实干促发展,主动靠前,倾听民声,积极为菇农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村民们实现了在村就有产业,在村就有活干,收入稳步提升。”福建省派赖源乡科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伟庆表示。香菇产业从无到有到优,科明村创新“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不断完善香菇种植基地设施水平,发展并稳定种植户数,保障年种植菌棒数20万筒以上,产值达200万元以上,种植户平均年增收6万元以上,小香菇成了村民们的“致富伞”。
产业兴百姓富。如今的科明村在绿水青山画卷中,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与能量。(黄水林 谢苇妍 陈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