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北上”——同舟共济走向光明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3-11-21 18:57:07
央视网 | 2023-11-21 18:57:0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学)11月19日上午,“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辽宁省政协文史馆,并对话话剧和广播剧《北上》主创团队,感受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载着爱国民主人士的巨轮,如何在秘密行动中,徐徐驶向一个光明的未来。

采访团一行与《北上》主创团队座谈交流

采访团一行与《北上》主创团队座谈交流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4月30日,中共中央正式对外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吹响了“协商建国”的集结号。

  5月5日,李济深、沈钧儒等12人代表八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出“五五通电”,积极响应“五一口号”。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初,在中共中央安排部署和组织护送下,9月12日、11月23日和12月26日,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无党派人士郭沫若为代表的众多著名民主人士从香港秘密乘船经大连、丹东到沈阳,包括李济深、马叙伦、郭沫若、沙千里、茅盾、许广平等众多民主人士咸集沈阳,赴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民主建政、协商建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人士北上的新政协运动,促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孕育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雏形,奠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基础,坚定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道路选择,在人民政协历史、新中国历史和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主人士北上是辽宁和沈阳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实践的经典范例。辽宁省政协深入挖掘政协历史独特题材资源,将北上历史搬上话剧舞台,以填补民主人士“北上”建立新中国“辽宁篇”的空白,讲好百年党史中的政协故事,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

  话剧《北上》以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护送香港民主人士成功“北上”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香港、海上、沈阳三地为基本场景,以我敌双方“护送”与“反护送”明暗斗争为主线,创作了祝华生、陶家鑫、陶兰3个主要人物。祝华生与李济深有杀父之仇却执行秘密护送任务,陶家鑫与李济深恩情如山却受命阻止李济深北上乃至行刺,陶兰与祝华生在抗战时建立生死恋情却无法相认,三位主人公爱恨情仇交织演进,通过小人物串联起大事件,“北上”之路成为人生转折之路、命运选择之路、灵魂救赎之路,从而同舟共济,走向光明。剧本突出展现中共基层党员及著名民主人士在“北上”历程中的初心与使命,讴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充分体现革命战士及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与家国情怀。

  2021年,话剧《北上》在全国巡演,该剧被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目录,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第36届田汉戏剧奖·剧目类一等奖。

  在话剧剧本基础上改编的广播剧《北上》,用声音再现仁人志士北上历程,2021年5月9日在全国全网多媒体播出。后来《北上》广播剧又衍生出《重走北上路》大型活动以及微视频系列纪录片。

  《北上》的一系列文化作品,是对前辈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的真诚致敬。舞台上艺术再现的那艘“巨轮”,今后也会满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在新时代的伟大航程中,破浪前行。

编辑:李祎男 责任编辑:罗川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讲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北上”——同舟共济走向光明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