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礼:福建如何从民营经济“大省”变“强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2024年03月11日 10:34:44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2024年03月11日 10:34:44
原标题:会里会外丨王永礼:福建如何从民营经济“大省”变“强省”?
正在加载

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体现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举措。根据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福建的民营经济为何如此发达?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永礼接受中国之声两会高端访谈《会里会外》专访时说,福建省各级党委、政府重商、爱商和亲商的传统,和当地敢拼会赢、敢闯又讲诚信的企业家队伍,共同铸就了民营经济成长的沃土。

在2023年的中共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福建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从民营经济“大省”到“强省”,福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王永礼为我们展示了这张蓝图的模样。

系统推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

带动民营企业“质”“量”飞跃

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根据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和94%的企业数量。在2023年的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福建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从民营经济“大省”到“强省”,福建的信心和底气源自哪里?

王永礼:福建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活力也较强。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关心民营经济发展,曾六年七下晋江深入调研,提炼总结提出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晋江经验”,至今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福建省委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是基于三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三个没有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实施强省战略就是贯彻“两个毫不动摇”最有力的行动,是落实中央政策最务实的举措。

二是福建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2023年,福建经济总量达5.44万亿元,居全国第8位,发展动能更加强劲,特别是民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福建民营经济“七七七八九”的贡献格局,与全国的“五六七八九”相比,对税收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分别高出全国二成、一成。福建还具有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既有传统产业,又有新兴产业,还布局未来产业。这些都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是福建崇商重商的优良传统和遍布海内外的优秀闽商队伍。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条件和海洋文化的长久熏陶,造就福建独特的商业创业文化,造就了两支干事创业的队伍。一支是党政队伍,长期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有亲商、尊商、爱商、扶商的好传承;另一支是企业家队伍,福建的民营企业家早年就敢于“下南洋”,外出谋生、创业、打拼,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诚信抱团、拼搏奋斗,塑造了不一样的闽商精神特质。这些都为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注入了精神动力、营造了浓厚氛围。

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未来会带来哪些变化?

王永礼:我想用福建省委、省政府设定到2027年的发展目标就可以说明,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量”的合理增长。预计在册市场主体总数达940万户左右,个体工商户总数达670万户左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福建入榜企业数与福建经济规模相称。

二是“质”的有效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均有长足发展;同时,民营经济社会贡献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布局和民营经济发展定位更加合理。

三是“优”的发展环境。全面建成具有福建特色的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和服务链条,让福建营商环境水平居于全国一流行列。

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怎样推进实施?

王永礼:我们通过“四个一”来系统推进实施。

第一个“一”是一个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福建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全面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领导小组,高位统筹、上下贯通、协调联动推进民营经济重大工作。

第二个“一”是一套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建立形成“1+N”的政策体系,“1”就是省委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N”就是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目前,福建省直部门已出台20份配套文件,涵盖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要素保障、公平竞争等多个方面,与《意见》共同构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

第三个“一”是一套务实落实的保障机制。一方面把实施战略情况纳入福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考核等重要内容,完善评估辅导体系,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投诉维权平台,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另一方面对实施战略情况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有重点、有节点地协调督察推进。

第四个“一”是一系列的同心服务措施。统战部门发挥工商联、商会以及民主党派、海联会、新联会、职教社、欧美同学会等作用,把统战所能所长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所要所需链接起来,与举办世界闽商大会、中德科技论坛、侨智发展大会等对接起来,强引领、搭平台、促对接,积极促进“两个健康”。成立“闽商讲师团”,举办“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等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主题培训班,让新生代跟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做好优秀文化传承和新时代新知识点的良好结合。

主持人与王永礼(左)对谈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创新是关键,民营企业是主力军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民营企业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王永礼:新质生产力关键还是落在创新主体和创新的“新”上。福建民营经济体量大、活力强,福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都在85%以上,因此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福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福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可能有哪些实招和硬招?

王永礼:第一,做好科技创新的文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抓创新不问“出身”,通过发布一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遴选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推广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等措施,不断健全有利于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流动的政策环境,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第二,做好转型升级的文章。福建民营企业以传统产业、中小微企业为主,传统产业中也有创新,传统产业中也有新质生产力。省委、省政府立足福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基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放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三方面推进,让老树焕新机。

第三,做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的文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氨氢、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细分领域,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加强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等前瞻布局,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王永礼

【会外提问】

从事进出口关务的民营企业负责人 李韪:今年春节之后,福建省全面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其中提到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推动解决民间资本“不敢投、不会投、不想投”问题,请问具体会怎么解决?

王永礼:民间投资占我省投资总量的一半,对稳定投资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办法措施。一是推出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完全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等三张项目推介清单,让民间资本“会投”。二是推出投贷联动机制、融资模式创新、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等三个项目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让民间资本“能投”。三是推出跨部门要素保障、省重大投资项目月度协调、全员抓项目促投资等三项项目协调机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让民间资本“敢投”。四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资金安排、招投标等方面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支持民营企业和国有建筑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采用联合体投标、技术合作等方式参与省内外大型项目建设,让民间资本“想投”。

同时,统战部门在解决融资、科创、转型等问题上积极牵线搭桥、服务发力。建立民营企业服务专班,组建“同心·闽商服务团”,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咨询诊断、行业趋势分析、产业链对接等相关服务,搭建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创投基金等的对接平台,助力扩大民间资本投资。

编辑:蓝楚灵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