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琵琶歌:大山中的天籁之音

副标题:

来源:贵州日报  |  2024-05-27 17:34:00
贵州日报 | 2024-05-27 17:34:0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学生们正在弹唱侗族琵琶歌。 (受访者供图)

侗族琵琶歌简介:

侗族琵琶歌在贵州主要流传于榕江、黎平、从江等县,是侗族人民在山间生产劳动中创造出的艺术瑰宝。由于各地琵琶歌使用琵琶型号、定弦、土语、演唱场所、运用嗓音的不同,从而形成许多种不同风格,可分为抒情和叙事两大类。内容广泛几乎涉及侗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侗族的民族历史、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伦理道德、谈情说爱等都要用歌来记录和传承。集多样性、综合性、完整性、即兴性、群众性为一体,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2006年,侗族琵琶歌(榕江县、黎平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从江县申报的侗族琵琶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玉竹:

把侗族琵琶歌带进课堂

“我一直爱唱,一直坚持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吴玉竹出生在黎平县尚重镇务弄村,12岁师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仕恒,“师傅的徒弟很多,我们寨上就有8个,我一直喜欢唱。”吴玉竹告诉记者,自从学习侗族琵琶歌以来,只要有一点时间就会自己编歌,不断收学徒到家里传歌。侗族琵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以常见的事物作比喻,生动、形象、贴切,如《情歌》《赞歌》《敬老歌》《孝顺歌》《建桥歌》《建校歌》《起房造屋歌》《婚姻嫁娶歌》,日积月累,竟然写了7个歌本,500多首歌。

从2005年起,吴玉竹开始到学校义务教孩子们唱歌,把侗族琵琶歌引进课堂,每周利用6个课时进行教学。“我是传承人,要尽好这份责任。只依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力量传承,是远远不够的。传承是个大工程,要人人参与,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进课堂,就是想让更多人、特别是孩子们能参与进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编辑:李敬飞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侗族琵琶歌:大山中的天籁之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