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园会举行“自然就是答案”高峰研讨会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6-06 18:53:19
央视网 | 2024-06-06 18:53:1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6月5日,成都东部新区在成都世园会主展馆举行了“自然就是答案”高峰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嘉宾,从城市、建筑、园林、艺术等不同领域的专业视角,探讨如何在快速发展的都市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本次高峰研讨为成都东部新区的建设拓展了更多可能性,进一步丰富“公园城市”的精神内核。

研讨会开场嘉宾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作为深耕城市规划领域多年的专家,他从超级城市与微观个体的关系出发,分享了“身处超级城市,如何实现公园自由?”;历史学家王笛分享主题是“自然如何塑造城市公共生活?”;王笛从成都平原的环境和生态状况谈起,分析了成都的河与水如何影响茶馆的数量,继而谈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公共空间的演变。

从公共空间的视角继续延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刘悦来围绕社区这一公共空间展开分享,探讨了“一颗种子,展开‘折叠’的社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章明分享了“在城市上建城市,在城市上造自然?”,他从黄浦江周边景观改造的案例切入,探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设计如何影响居民生活;艺术家曾仁臻认为,人应当时常主动进入自然。他的分享主题为“从纸上园林到心中山水”,以成都的望江楼公园为引,展示了生活化、日常化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展开了主题为“墙, 园林的理想”的讨论。阮昕从建筑最常见的要素“墙”着手,分析从古到今、从中到西的园林观如何发生跨越。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宇辉,从哲学家视角进入“Citywalk与互联城市的未来”这一话题。姜宇辉从现实体验谈起,谈到智能化与古典的碰撞,技术浪潮与虚拟世界,向日常景观快速移动,人类的身体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如何作用于城市生活的个体。

整场高峰研讨会,引领大家到自然中寻找答案,从花园到公园,再到“公园城市”,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期盼从未停过。6月到8月,三联人文城市与成都东部新区联合举办的“自然就是答案——在公园里,在城市中”系列活动将持续落地,以高峰论坛、工作坊、沙龙的形式,邀请城市、建筑、景观、博物等领域的大咖与新生力量,从各自领域的实践与创新,去探讨如何连接城市与自然,以及未来生活的可能性。这也是在4月到10月开幕的成都世园会期间,对世园会的精神内核及未来愿景所做的一种阐释。

编辑:王天放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成都世园会举行“自然就是答案”高峰研讨会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