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 南京玄武对话海归人才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6-14 23:52:02
央视网 | 2024-06-14 23:52:0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6月12日,主题为“全球视野 本土创新 向新而生 海归力量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励行TALK”归国留学人员经济科技交流品牌活动(第六期)在南京市玄武区徐庄软件园召开,在宁海归齐聚一堂,共话生物医药发展未来。

“这是活动举办的第六期,也是品牌升级后,产业+园区双路径赋能的新尝试,借此机会,期待更多海归技术人才在活动中得以思想碰撞、交流互鉴。”南京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玄武区欧美同学会会长韩俊海表示,本次活动为入驻南京的海归人才交流提供了便利渠道与途径。

去年以来,南京市委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以谋划推进高水平人才平台建设为抓手,制定出台“人才强市25条”、重点产业“人才7策”、“优享8条”等政策措施,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强化海归人才吸引力,赋能南京“2+6+6”创新型产业链发展布局。

筑巢好引凤,花开蝶自来。近年来,玄武见证了越来越多创业者的成长,也成为越来越多留学归国人员的创新创业优选地。

共谋发展,海归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 

2023年,南京发布《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未来三年产业强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壮大“2+6+6”创新型产业集群主引擎成为关键之举。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玄武区已抢占国内制高点。

“创新转型必须人才升级。”先声药业研发高级总监赵晓峰在“励行TALK”会上分享时,深有感触。对于医药行业这样一个“学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来说,优秀的医药研究海归人才聚集是关键。

“在新药研发领域,企业单打独斗很难,需要联合作战。”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主攻炎症和免疫学方向的博士赵晓峰说,选择落户南京,就是看中了这里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南京的市场条件、政策支撑、就业环境等让他有信心和底气坚守。在南京,赵晓峰加入先声药业,担任研发高级总监,他领导了先声药业国际first-in-class的肿瘤免疫大分子抗体药物的研发,实现了国内真正的生物药原始创新,并为卵巢癌、表皮T细胞淋巴瘤、三阴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病人带来创新疗法。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将10个不同阶段的创新药项目推进至里程碑,为新药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互联互动,唯有源头活水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选择回国,为南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据悉,2008年以来,南京市每年有超7200名留学人员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全市留学人才总量由当年的9000多人发展至目前6.75万人,增长近7倍,位居全省第一。

这其中,在南京欧美同学会、市区两级海联会的牵引下,一群海归人才结缘玄武,一批优质项目落户玄武,为玄武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在徐庄高新区,依托园区双创资源优势,为海归人才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发挥徐庄高新区省华人华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作用,近年来先后举办承办中国数字智能生态大会、数字经济高峰论坛、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玄武分论坛等活动,吸引众多海归人才参加。

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颉与徐庄高新区的牵手就是在活动上“一拍即合”。这位国家特聘专家频繁往返于沪宁两地,由他创建的南京威斯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开始实体化运营。“最让李院士心动的,是园区浓厚的创新氛围和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我们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研究院总经理余经纬介绍道。

互惠共赢,打造“引凤”梧桐苑

人才创新缺什么,玄武尽力而为提供什么。通过聚力打造“引凤”梧桐苑,玄武充分释放“磁场效应”,让海归人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创业。

海归博士赵丙来对此深有体会。2019年创办企业“心涧康”时,初创企业和银行打交道总免不了跑“冤枉路”。“管委会领导亲自带着我上银行对接,所有手续办得又快又好。”赵丙来说,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让人才心无旁骛发展,玄武“包”下了所有事。解决安居难题,创业园区不仅协调人才公寓房源,还最大限度争取优惠价格;技术突破遇难关,团队链接辖区高校资源,请来专家“指点迷津”;依托“玄武金卡”政策,为重点人才开通子女就学、家属就医绿色通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徐庄高新区竭尽全力,让服务跑在需求前面。

“做企业的‘知己’和朋友,是关键,是宗旨。”徐庄高新区负责人说。

编辑:贾凡 责任编辑:罗川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 南京玄武对话海归人才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