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共通标准通两岸

来源:厦门日报 | 2024年06月15日 11:37:59
厦门日报 | 2024年06月15日 11:37:59
原标题:共通标准通两岸 厦门首创诸多两岸标准共通举措,助台胞台企跨海而来、投资兴业 推出智能比对,标准差异一键查、精准查
正在加载

行业标准的互联互通,让两岸冷链物流实现无缝对接。图为正旸物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分拣商品。(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 摄)

太祖食品是即将出炉的《海苔及其制品质量通则》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图为太祖食品生产线。(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

  两岸融合发展的潮流,浩浩荡荡。标准共通,成为融合大潮中的一道桥梁、一条新路。

  2024年6月15日,大陆首个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在厦门上线一周年。仅一年,这个主要服务于台胞台企的平台,汇聚两岸各类标准逾29万份,发布、收录两岸共通标准216份,实现两岸1.2万多条标准指标、近4000条名词术语的精准比对,访问量超23万人次,为两岸产学研企,尤其是台湾地区中小微企业及创业者提供了“一站式”标准化综合服务。

  从企业标准相通,到行业标准共通,从基础设施联通,到名词术语互通,与台湾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厦门,先行研制推出一系列两岸共通标准,通过诸多首创举措,帮助台湾同胞跨越海峡而来,在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投资兴业、开拓市场、共享发展新机遇。

  “台湾岛内许多年轻人问我,两岸标准共通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我说能带来太多机遇。”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吴家莹,扎根大陆创业近30年,他直言,“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两岸标准通,台湾才会通。大陆长期是台商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想要融入大陆新发展格局、参与高质量发展的台胞台企都迫切希望两岸更多领域的标准能共通。”

  企业标准相通

  平台帮忙找专家,免费为台商比对两岸标准差异

  台农张裕源怎么也没想到,仅一年,不但在厦门开起分公司,还实现祖辈心愿,在大陆开起茶园。

  他是台湾南投鹿谷观光农园第四代传人,从小在茶园长大,种茶、制茶、卖茶。以前,他常通过两岸“小三通”航线,将茶运到大陆卖,“每次运输等各种费用一算,成本要翻倍了。”张裕源决定到大陆开垦茶园,建厂办公司。

  在大陆,每个产品都有标准。一包茶叶、一台电脑,生产时采用什么标准,企业都要在国家相关平台公开,并在外包装印上“企业执行标准号”。这就是大陆执行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及监督制度。

  但是,两岸的茶叶采制、农残限量等标准都有所不同,市场监管模式也有差异,这让张裕源发了愁。

  迷惘之时,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帮上了忙。接到张裕源的申请,平台迅速组织专家,免费帮他比对两岸标准间的差异,辅导他为旗下产品编写企业标准。

  2023年9月,鹿谷观光农园在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公开了《乌龙茶》企业标准,这是全国首份台湾地区企业在大陆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张裕源说,“两岸标准中,哪边的指标要求更高,我就采用哪边的,生产出来的茶叶同时符合两岸标准,两岸都可以产、销。”

  厦门首创试行台湾地区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为有意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地区企业提供相关标准化综合服务。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副处长王志军说:“此举就是为了助力台企的产品和服务迅速适应并融入大陆市场。”

  张裕源很快在厦门成立了公司,并在武夷山开辟了两三百亩实验基地种台湾茶。“今年的销量大幅提升,我们七成的茶都销往大陆。”

  “祖辈父辈开山辟壤上百年,在南投开垦了350亩茶园,在台湾算大的,我到大陆一看,小茶场都有几百亩。”张裕源感慨道,“必须要到大陆来,这里天地宽。”

  行业标准共通

  坐下来一起制定标准,有的还升级为国标

  金门同胞蔡锦裕,用镊子小心取出一片即食调味紫菜,放在洁净的白瓷盘里,在自然光下观察它的形态、色泽。随后,他用温开水漱口,把紫菜放嘴里尝口感。这些感受,被他写进企业标准里。

  蔡锦裕是太祖食品第二代传承人,2006年来到厦门设厂,任厦门太祖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如今,厦门厂的产能是金门厂的3倍,主要面向大陆市场。

2023年底,在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的帮助下,蔡锦裕制定出即食调味紫菜的企业标准并公开。据悉,目前已有13家两岸均设厂的台企,公开了44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涉及橡胶塑料、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涵盖134种产品。

  太祖食品厂里,放着一份即将出炉的《海苔及其制品质量通则》国家标准。蔡锦裕翻开这份通则说:“你看,我们公司是这个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台企受邀与大陆企业一起,坐下来,共同制定了这份国家标准。蔡锦裕直言:“两岸企业在差异中找到契合点,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有助于提升两岸产品生产工艺的接近性、增进两岸货物通关的便利性,不仅有利台企在大陆稳健发展,还将助力两岸产业对接。”

  参与了两岸食品冷链物流共通标准制定的台商宋可琪,切身体会到行业标准共通带来的利好。

  2009年,宋可琪在厦门成立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彼时,大陆的冷链配送大多还依赖“老三样”:泡沫箱、冰袋、棉被。

  厦门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台商台企一起,制定出13项食品冷链物流共通标准,其中有两项后来升级为国标。宋可琪说,“两岸行业标准的互联互通,迅速推动了两岸产业的深度对接、合作发展,台湾多温层共同配送模式等冷链物流技术被引进到大陆,蓄冷片、蓄冷箱、蓄冷柜也逐渐取代‘老三样’,两岸冷链物流实现无缝对接。”

  宋可琪在大陆的冷链物流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厦门、苏州、东莞、大连4个城市布下网点,公司营业额已是初创时的10倍。她感慨道,“两岸经贸往来是绝对没法割舍的。”

  基础设施联通

  厦门的无障碍设施使用起来“无障碍”

  端午假期,长期在大陆创业的金门同胞许先生,把82岁的父亲接到厦门,搭地铁、逛植物园,沿着山海健康步道看鹭岛山水。父亲腿脚不便,出行需要轮椅,许先生惊喜发现,厦门不少无障碍设施用起来格外熟悉。

  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刘姗姗“解密”道,“这是因为厦门不少无障碍设施已按两岸无障碍共通标准规范设计施工。”许先生笑言:“往来无障碍,这就是我们期待的厦金同城生活。”

  这些年,两岸都在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的改善,大陆发布了47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台湾也发布了27项标准规范。但是,两岸标准的一些差异,给两岸建筑师在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带来困扰。

  2023年12月底,厦门、金门、马祖的民间团体首次共同发布、共同实施两岸共通标准——《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术语对照》《海峡两岸无障碍设施设计标准》。台湾10多名建筑师参与其中,与大陆建筑师一起,研究两岸地域、气候、经济、人文等特点,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完成标准的编制。最终,设计标准里有44个条款、46张图例来自台湾相关标准。

  “我们公会在台湾拥有300多名职业建筑师会员,许多建筑师都希望能融入大陆的建筑服务领域。”金门马祖地区建筑师公会理事长陈泽修说,“共同的标准,可以让两岸建筑师合作无障碍,加快实现两岸更多基础设施的联通。”

  “共同选题、共同比对、共同研制、共同使用。”刘姗姗说,台胞台企携手参与两岸标准研制,已从个体的企业标准拓展到行业标准,从产业延伸至社会治理领域。

  厦门大学承担的两岸蓝碳交易标准共通试点,在台湾地区安装了326套装置,交易碳汇量1900多吨,标准在台湾18个公共区域应用,引领带动了台湾地区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的提升。

  王志军介绍,厦门目前已牵头制定两岸共通标准143项,填补多领域共通标准空白,不仅实现技术、产业、市场进一步对接,也促进社会治理的共同提升。

  名词术语互通

  率先成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准“对齐”6项重点领域

  深耕大陆市场,吴家莹的企业办得红火,从最初的建材生意拓展到一二三产业。他时常忆起初到大陆时的情景,“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气候相近,熟悉又亲近,让我下定决心扎根大陆创业。”

  “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一些语言表达虽有不同,但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让两岸同胞在日常相处中没有任何障碍。”吴家莹直言,“名词术语的不通主要体现在产业对接、经贸往来。”

  今年1月,厦门率先成立大陆首个两岸名词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准比对两岸名词术语间的不同。“大陆的‘盲道’在台湾叫‘导盲砖’;大陆的‘盲文’在台湾叫‘点字’,大陆的‘养老院’在台湾叫‘安养中心’。”刘姗姗介绍,大陆现行术语标准2461项,台湾283项,两岸术语标准各有侧重,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带来贸易上的障碍,比如报关。在大陆,马铃薯俗称土豆;在台湾,花生俗称土豆。报关时填写“土豆”会造成一定困扰,这到底是“花生”还是“马铃薯”?因术语不同造成误解,把酒类误报成饮料,税收不一样,还可能“吃官司”。

  为消除障碍,上述标委会目前发布了6项重点领域的名词术语对照标准,包括建筑声学术语、养老服务术语等。厦门在全国首创推出两岸标准智能比对功能,通过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能精准比对两岸标准、术语之间的差异,一键查询两岸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1万多种农残限量指标、4000多条两岸名词术语的比对结果。

  “名词术语是标准共通的基础。”吴家莹受邀出任两岸名词术语标委会副主任委员,系统研究后他发现,“差异的背后,两岸名词术语与标准有着天然的共通基础,追根溯源,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迫切期待两岸标准全面共通,两岸命运共同体已是生动现实,任何障碍都无法阻挡两岸同胞的彼此相融。”吴家莹说。

  记者手记

“不通”变“共通”

  背后的主流民意

厦门日报记者 詹文

  台农张裕源的一对儿女,跟着父亲来到大陆种茶卖茶。女儿张美莛形容“打开了新世界”,“不需调整适应,和大陆年轻人很容易就能融合在一块,有很多共同语言、共同爱好。”

  两岸同胞之间有太多的“共同”,正如吴家莹所说,“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

  “共同”背后也有一些“不通”——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在标准领域存在差异,这给两岸产业交流、贸易往来、市场监管等带来困扰。一家生产食品的台企,产品里含有一种添加剂,在大陆是禁用的,在台湾则被允许,标准的不统一为企业经营带来风险,也给市场监管出了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鼓励两岸产学研企共同制定行业共通标准”。

  同气连枝,应通尽通,这是大陆释放的善意,是“两岸一家亲”的真情表达。

  这些年,厦门先行先试,以通促融,在两岸标准共通领域探索出新路径、新方法。率先成立大陆唯一的国家级涉台标准化研究机构、率先成立大陆首个两岸标准共通服务平台、率先成立大陆首个两岸名词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率先成立两岸标准化专家库……“厦门路径”让“不通”变“共通”,让台胞台企更快更好地融入大陆高质量发展,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新机遇。

  “两岸标准共通,谁最需要?台胞台企。谁最受益?依然是台胞台企。”吴家莹直言,“了解到两岸标准差异后,很多台企都会通过完善工艺、改造技术等方式,让自己的产品符合大陆标准。为什么?因为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需要大陆市场,只有标准共通才能让台湾的商品、技术、人才更顺畅地在两岸流动。”

  标准共通的背后,是广大台胞“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主流民意。

  一湾浅浅的海峡,早已不再是两岸同胞难以逾越的天堑,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潮势不可挡。(记者 詹文 陈泥)

编辑:高肖幸子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