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福建造”CT背后的高新动力

来源:福建日报 | 2024年06月22日 11:44:22
福建日报 | 2024年06月22日 11:44:2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上月,在位于福州高新区第三代半导体数字产业园一期的宽腾(福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首台“福建造”CT设备正式下线,填补了福建省大型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的空白。

去年5月,总部位于北京的宽腾医疗签约落地福州高新区。一个月后,宽腾数字智慧医疗影像高端装备整机生产基地开工建设。短短一年时间,就生产出全省首台CT设备。“这台CT能如此迅速亮相,得益于省、市相关部门对科创企业的支持,以及福州高新区的大力帮助和优质服务。”宽腾(福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仲钊介绍。

梧桐引来凤凰栖

CT设备是医疗影像检查中的重要工具,在医疗设备中处于“塔尖”位置。因进口CT设备价格高昂,国产化需求十分强烈。目前,全国有能力制造CT设备的企业不超过10家。

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领域的头部企业,宽腾医疗在全国共600多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一是研发人员,累计获得200余项国家专利,其中CT设备研发生产实力居国内企业前五位,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发展后劲很足。

之所以落地福州高新区,是因为这里栽好了梧桐树——宽腾医疗所在的第三代半导体数字产业园,是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福州市科创走廊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共分三期建设。该园区建设机制灵活,一期采用“政府自建自持+先租后售”模式,用于好项目招商。此外,园区内由政府投资建设提拉炉等公共生产车间以及员工食堂等生产、生活共享空间,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成本。

“这里有最好的高标准厂房,层高完全符合企业需求。而且电力配套完善,符合380伏电压使用要求,非常适合高端医疗设备落地生产。”卢仲钊介绍。

项目引进来,优质服务跟上来。宽腾(福建)医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签约后,福州高新区迅速在政策兑现、要素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提供“一企一策”服务,精准解决难题。

据介绍,因CT等医疗影像设备“体型”较大,很多场地的电梯容量无法满足进场需求。福州高新区相关部门主动上门现场办公,迅速协调加装电梯,解决了宽腾医疗的设备进场问题。

此外,在为首台“福建造”CT设备办理“生产许可”时,审批速度同样让企业感到欣喜。卢仲钊举例说,为CT设备办理“身份证”时,涉及省、市等各级部门,但每一处的审批效率都非常高,这种高效、务实的“服务型政府”,激励企业不断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开花结硕果

难题逐一攻克,项目开花结果。据了解,首台“福建造”CT设备名为“甘宁 Q576”,具有高速扫描、大范围成像、强效持续曝光等特点。“这台设备相当先进,不比国外产品差。定制化高清肺筛检查方案保证三步就能完成肺筛检查;其极致四重低剂量扫描足以从根本上减轻辐射伤害,降低对比剂用量,又能提高显像准确率,可充分满足放疗科影像检查的各项要求。”宽腾医疗技术人员介绍。

刚下生产线,已被提前预订的“甘宁 Q576”就直接运往外省一家大型医疗机构。截至目前,宽腾医疗已生产出3台“福建造”CT设备,全部销售一空,彰显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广阔的“国产化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每年CT设备的市场需求量大概稳定在7000至8000台之间,今年在“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下,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宽腾医疗进一步加大在福建布局力度,计划建设5条CT设备生产线。目前,福州高新区已成为宽腾医疗在全国布局的四大生产基地之一。“我们将以福州高新区为根据地,持续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拓展高端医疗市场,为推动国产化替代贡献更大力量。”卢仲钊说。

以宽腾医疗为代表,澎湃迸发的高新动力推动更多科创企业快速成长。目前,福州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00多家,总量位列全市第一。福州高新区领导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保利通信产业园等创业孵化和产业发展平台,全力发展高科技、培育新产业,力争成为全省、全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记者 卞军凯 通讯员 陈天然)

编辑:黄钰姣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