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开馆

来源:福州日报 | 2024年06月23日 11:18:04
福州日报 | 2024年06月23日 11:18:04
原标题: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开馆 寻“厝”鼓岭 聆听故事
正在加载

柏龄威家族后人乔希·亚当斯在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内找到自己的照片后十分开心。 林双伟 摄

6月22日上午,作为2024“鼓岭缘”中美青年交流周重要活动之一——“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和“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同步开馆,向中外游客展示外侨家庭在鼓岭上的生活时光,以及老建筑背后的动人故事。

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位于加德纳纪念馆、鼓岭山居博物馆(富家别墅)附近。展馆内,一句句动人的述说,一张张翔实的资料图片,一件件带着斑驳岁月的展品,以及高度还原的场景,生动述说柯志仁、柏龄威、蔼树棠、程吕底亚、穆蔼仁、福益华、蒲天寿、兰玛利亚等8个外侨家庭在鼓岭的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中外民间交流的活力和温暖。

这些家族是鼓岭外侨聚居史的生动缩影。19世纪末,大批西方商人、传教士、领事人员到福州鼓岭避暑,他们建立学校、医院、万国公益社、网球场、游泳池等公共设施,与当地人结下深厚友谊。其中就包括以医术闻名的美德信、福益华、蒲天寿等医生,兴办西式教育的柯志仁、柏龄威、蔼树棠,福建女子教育开创者程吕底亚,也有主导了福州近代建筑设计潮流的范哲明,以及在抗战中作出贡献的飞虎队成员穆蔼仁等人。

“非常非常高兴,能向大家分享我们家族的故事”,两个“非常”,表达了穆言灵激动的心情。穆蔼仁儿媳穆言灵研究鼓岭历史文化长达9年,亦是策展人之一。她说,这8个家庭都曾无私帮助过中国人民,他们在福建兴医办学,为民除害;他们让闺阁女子、贫穷的乡村子弟也能平等接受教育,他们对鼓岭的眷恋让美好友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每个鼓岭故事都告诉我们,虽然我们有种种不同,但可以建立友谊,并代代相传。”穆言灵说。

来到鼓岭,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栋栋石木结构的石厝,它们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1886年,鼓岭建起第一幢外国人度假别墅。此后,夏季邮局、医馆、万国公益社接连出现,鼎盛时期,鼓岭有各类历史建筑366幢,成为享誉中外的国际避暑社区。

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位于鼓岭老街52号,原为老街磨坊,木构二层,占地约1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在这里可以了解鼓岭避暑地、历史建筑群的发展,包括代表性古厝的发现过程。

馆内的互动大屏收录了23栋鼓岭代表性建筑,包括网球场、竹林山庄、穆蔼仁别墅等,指尖轻触就能“一键直达”古厝的“前世今生”。乔希·亚当斯好奇地点开了先人柏龄威的别墅旧址,仔细辨认着亲人们曾经嬉戏的长田溪,以及对面的老教堂、万国公益社,和现状进行对比后,他惊奇地发现,“当年山头是光秃秃的,如今被浓郁的植被覆盖,变化很大”。

村民郭祥灯笑着告诉他,近年来,鼓岭加强对老建筑的保护修复,柏龄威别墅旧址修旧如旧,如今是一座名为“竹林山庄”的咖啡馆,而长田溪种满美丽的绣球花,每到花开时节,都会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

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由福州日报社福州晚报项目团队负责策展执行,提出鼓岭·家族故事展示馆要以鼓岭故事为主线,围绕一个展区一个家族进行空间布局;鼓岭历史建筑展示馆则重点突出鼓岭老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讲述外侨在鼓岭建房及与当地百姓融洽相处的故事。

鼓岭度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两座展示馆不仅是对鼓岭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中美民间交流交往的生动诠释,希望通过这两个展馆,将“鼓岭缘”打造成为福州对外交流的重要名片,进一步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与理解。(记者 朱榕)

编辑:陈少婷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