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森林生态特色产业 广西三门江林场打造林下立体好“丰”景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7-16 15:05:36
央视网 | 2024-07-16 15:05:3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记者 黄月芬)眼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以下简称“广西三门江林场”)的油茶双高示范园内,层层叠叠的油茶顺着地势长开,郁郁葱葱,其间套种的南姜也为油茶基地增添了别样的生机。

广西三门江林场林地跨桂粤两省,目前林场经营总面积约110万亩,森林蓄积量超550万立方米,总资产超70亿元。

近年来,该林场结合国家储备林项目、广西油茶“双千”计划的实施,高位谋划林下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地推行“油茶+N”“国储林+N”复合经营模式,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

“林场规划油茶种植面积6万亩,目前已经种有4万亩。油茶种植前三年不挂果,为解决油茶产生效益慢的问题,我们就考虑在油茶基地套种南姜。”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三门江林场场长韦宏介绍。

按照“一场一品”发展规划,三门江林场坚持科技创新和生态优先原则,把油茶林下套种南姜列为林下经济重点工作来抓。截至目前,该林场已建成“油茶+南姜”示范基地2100亩。

韦宏算了一笔账,南姜种植两年后就可以采收,亩产量可达8000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测算,南姜根茎亩产值可超1万元。此外,南姜的果实可入药,其亩产量约600斤,亩产值约2400元,林地总体达到降本增收效果。

“从这几年的长势来看,南姜是油茶产业发展的黄金搭档。”韦宏说。

“油茶+南姜”的种植模式,不仅整合了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同时也让周边部分群众有了更多就近务工、家门口挣钱的机会。韦宏介绍,种植南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后面采收、装运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基地每年可带动当地村民灵活就业约200人次,每人每次务工收入为120元至180元。

探索的脚步不止于此。近年来,为进一步探索森林生态特色产业模式,三门江林场还建成“油茶+三叉苦”示范基地2600亩。

“下一步,三门江林场将不断探索森林生态特色产业模式,在成功打造‘油茶+南姜’‘油茶+三叉苦’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套种规模,同时将开展林下经济绿色产品认证,推动国有林场在服务‘双碳’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韦宏说。

编辑:王天放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探索森林生态特色产业 广西三门江林场打造林下立体好“丰”景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