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体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之一。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广大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央视网陕西频道承办的2024年西安市“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西安”系列主题活动分别推出系列文化类科普文章,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时代文明新风。
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相对上一个节气小暑,此时正值“三伏天”,天气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元代吴澄所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再如民谚“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都形象地描述了大暑的炎热。
古人以诗词描写炎炎夏日的感受。诗人陆游写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 诗中也写道:“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于是,如何避暑就成了一个问题。
因为背靠秦岭,进山是西安人避暑纳凉的第一选择。通常这一时段,趁着周末,市民都会驱车几十公里扎堆去往秦岭各大峪口,在树下纳凉,在河边嬉水。需要提醒的是,多雨时节要注意山区洪水,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当然也可以不用进山。目前,西安市人防纳凉中心已经正式对市民开放,纳凉中心共有安东街段和雁塔西路段两处,开放时间为每天的下午1点半到晚上9点半(雨天不开放),提供无线wifi、电视、饮水机等服务。
相比于现代人,古时长安城里的皇家贵族也想出了各种消暑妙招,比如吃冰。冬天凿冰,将冰块搬进地窖储藏,夏天取出,做成冰饮或直接放在家中,用于降温。唐大明宫有一个宫殿叫含凉殿,殿中装有机械传动设备,采用“扇轮转摇”的方式,将冷空气传入殿内。当时的“风扇”不是利用电能,而是用水力制造动能——以水转动扇叶,风扇对着凉水吹风,然后形成冷气,可以说是古时的“黑科技”了。如今,大唐芙蓉园的自凉亭,就复原了这一技术。
但最终极的清凉恐怕还要来自心态,正如白居易诗云: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大暑除了热,还有潮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大暑三候为:“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因此,这一时节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是万物狂长的时节,所谓“大暑近农事忙”。此时,在农村,也正是田间地头进行夏田管理的关键时段。
在关中地区,农历六月的中下旬还有密集的庙会。庙会,通常以村为单位,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会期,将一直持续到农历八月。有民俗专家统计,时至今日,西安周边依然有300多个村庄在保留有这一民俗,在农忙的间隙,人们像过年一样聚集在一起,交流三夏大忙各家收成情况,表达丰收的喜悦,畅叙亲情。
大暑节气暑热难耐,人的身体往往外热内虚,因此这一时节也非常讲究养生。民谚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人们会吃伏姜,喝伏茶,为了体内祛湿。在西安,三伏天人们最爱吃的当然是牛羊肉泡馍了,好好出一身汗,如果再配上一瓶冰峰饮料、一杯酸梅汤,当汗水湿透上衣,也许就忘记了酷暑难耐。民谚还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煎饼摊鸡蛋。总之,就是三伏天的饮食还是要清淡一点,不要太油腻。
但无论再怎么暑热难耐,大暑也已经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了。宋诗有云“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又云“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因此,珍惜这热辣滚烫的夏日时光吧,愿每个人都能在夏暑之后,粮熟仓满,人心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