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速发展 | 从“天边”到“身边” “吉林一号”卫星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4-08-09 18:07:05
央视网 | 2024-08-09 18:07:0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报道(记者 刘子铭 陈施)近日,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的总装车间里,随处可见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最新一代“吉林一号”宽幅02B星已进入到最后的总装总测阶段。

作为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从“一箭4星”到“一箭41星”,实现了“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组网工程“百星飞天”阶段性目标;目前在轨运行卫星108 颗,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精准服务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14个领域,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近700家,让遥远的“太空文明”从天边来到了百姓身边,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长光卫星“一箭41星”星箭对接

长光卫星“一箭41星”星箭对接

赋能农业领域 卫星应用走向百姓生活

今年,“商业航天”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经济新的增长引擎,至此,商业卫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吉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第一要务。近年来,吉林省依靠“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透过“吉林一号”卫星千里眼俯瞰吉林广袤大地,映入眼帘的是如画般的农田美景。卫星影像表明,各类农作物长势良好,监测结果为政府掌握农业资源状况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长光卫星党委书记贾宏光介绍,“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具有图像质量高、响应速度快、覆盖面积广特点,能够对地块级的粮食播种面积进行精准监测。同时还能开展重点区域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监测工作,实现农作物产量的高精度估算,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吉林一号”服务于农作物墒情监测

“吉林一号”服务于农作物墒情监测

目前,基于海量的“吉林一号”遥感数据,长光卫星已经构建了“一网、一张图、一平台+N系统”的智慧农业产品体系。

鉴于“吉林一号”卫星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长光卫星已在中国大江南北广泛开展业务,实现卫星“精准指导”耕种,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转型升级,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先后与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芜湖市、杭州市等地进行合作,主要为其提供耕地保护、农业监管、农情测报、农业保险、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业务服务,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精准化。”贾宏光说。

赋能农业是“吉林一号”卫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吉林一号”已为先后为1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单位提供了高质量的遥感信息服务,并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在抢险救灾方面,“吉林一号”卫星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长光卫星作为中国GEO和国际GEO的成员单位,时刻关注着全球范围内的洪涝、地震、山火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

“吉林一号”拍摄的洞庭湖决堤前后对比影像

“吉林一号”拍摄的洞庭湖决堤前后对比影像

“灾难发生时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调动‘吉林一号’卫星对受灾地区进行成像观测,为政府提供第一手灾区资料,全面助力应急救援的开展,这是我们投身遥感行业、投身航天领域的初心和意义。”贾宏光说。

凝聚科技之力 “硬”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想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实现降低成本,最可靠的途径就是大量技术创新。

作为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长光卫星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累计研发投入经费超13亿元,经卫星研发技术的不断更迭,目前公司建成了卫星AIT脉动产线等多条批量化生产线,具备年产200颗遥感卫星的生产能力。

“吉林一号”总装测试

“吉林一号”总装测试

“研发商业卫星的过程,是实现突破和创新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该领域的技术进步需要造福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否则科技创新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光泽。因此航天科技的创新与落地需要从科研层次上转变到产品层次上,并最终落脚到大众应用服务层次上。”贾宏光说。

贾宏光介绍,“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历经四次技术进步,在保证卫星性能指标只升不降的前提下,“吉林一号”卫星已从初代400kg级降至20kg级,研制成本也降至原来的二十分之一,为“吉林一号”的快速组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光卫星党委书记贾宏光在介绍“吉林一号”历代卫星

长光卫星党委书记贾宏光在介绍“吉林一号”历代卫星

除此之外,公司在研发上自主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星上部组件及单机具备较高的自研水平,卫星制造全流程自主可控,截至目前,卫星单机及部组件种类自研率超80%,卫星制造所需的核心元器件,已完全实现国产化。

经多年的研发,长光卫星虽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创新之路并未停止。

贾宏光透露,目前新一代高分系列、宽幅系列、气象系列以及SAR卫星等多类遥感卫星正在研发中。同时,今年下半年还将发射“吉林一号”各型号卫星10余颗;预计 2026 年底前,企业将实现 300 颗卫星在轨,具备全球天覆盖的能力。

产业集群 打造航天信息产业“金链条” 

今年吉林省政府报告也明确提出,全产业链发展卫星制造及数据处理、无人机制造及低空服务产业,支持长光卫星等企业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卫星研发制造,支持“吉林一号”卫星加快发展。

作为长春新区地标性建筑之一的航天信息产业园,是由长光卫星投资建设的,“天”字造型的建筑格外抢眼,而这里就是“吉林一号”卫星的诞生地。

作为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长光卫星积极推动产业创新,不仅具备完整的卫星研制、运营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还辐射带动了上下游近700家企业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效果图

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效果图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已形成完整的卫星研制、运营和应用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上游涵盖奥普光电、长光辰芯等300多家航天制造相关配套企业,下游产业链作为卫星产业链的最终环节,聚焦于卫星数据的‘绿色’应用,涉及300多家企业,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贾宏光说。

聚点成链、拓链成群,作为吉林的璀璨名片,长光卫星交出了一份熠熠生辉的亮眼成绩单。

近年来,吉林省以“吉林一号”卫星为核心,打造了卫星及航天信息全产业链,具备了从卫星制造到遥感信息服务的一体化能力,不断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航天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汇聚更大的能量。

编辑:杨安琪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吉”速发展 | 从“天边”到“身边” “吉林一号”卫星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