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高高矗立的大风车、整齐有序的“海上牧场”、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形态各异的礁石……8月份,来到福建南日岛,独特的海岛风情和丰厚的海洋文化底蕴赋予这座小镇别样的魅力。
南日岛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隶属莆田市秀屿区,位于平海湾和兴化湾交汇处,地形呈“哑铃”状,陆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离岛,由111个岛礁组成,面积在0.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礁有18个,素有“十八列岛”之称。
南日岛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地形呈“哑铃”状,陆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离岛。 秀屿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南日岛通过“山海融合”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渔旅融合的路径,深度挖掘海滩与海岛的旅游资源,渔业旅业融合发展,实现双赢。
蓝海淘“金”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其中南日岛的鲍鱼味道尤为鲜美独特。
南日岛鲍鱼是莆田南日岛特有的自培鲍鱼品种,简称“南日鲍”,有海上“鲍王”,海中“黄金”之誉,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41.66亿元。
海上鲍鱼养殖塑胶渔排 秀屿区委宣传部供图
“鲍鱼是我们这里最出名的产品。”鲍鱼养殖户魏国荣介绍,南日岛海域海水含盐量高,水清无污、水深潮畅,盛产海带、龙须菜等鲍鱼饵料,因此产出的鲍鱼十分紧致细嫩,弹牙可口。
据了解,岛上现有海上鲍鱼养殖塑胶渔排近2万口,主要分布在万峰娘屿、东岱浮屿、万峰官沃等海区,从事海上鲍鱼养殖劳动力1700多人,带动7750人从事南日鲍产业发展。2023年全镇鲍鱼养殖育苗水面面积增长至近20万平方米,鲍鱼养殖产量6891吨,产值约9亿元。
渔民正在海上劳作 秀屿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前,强链补链延链,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南日镇强化鲍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求在产品的附加值提升、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2023年,该镇鲍鱼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8.6亿元。
鲍鱼文创产品,经过抛光打磨,还原出鲍鱼壳珍珠层的光泽。 庄媛媛 摄
此外,南日镇还建成鲍鱼博物馆、“国鲍荟”产学研中心,通过跨界融合与业态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
渔旅共兴
鲍鱼平安面、醉虾菇、海鲜煎包、紫菜丸子……夜晚降临,循着烟火气和人群喧闹声,来到南日岛福鲍沙滩。入口处,“南日鲍吉祥物”南小鲍面带笑容,竖起大拇指,欢迎村民和各地游客的到来。
“南日鲍吉祥物”南小鲍 庄媛媛 摄
“没有吃过那么大的鲍鱼,很惊喜。这里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还好玩。”第一次来南日岛的重庆游客肖小姐说道。
8月15日晚,作为2024年福建省开海文化季莆田主会场的特色活动,南日岛拥“鲍”漫生活季系列文旅活动在福鲍沙滩举行。一连串清脆悦耳的声响后,绚烂夺目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海岛音乐节也随之开始。流行音乐的轻快、摇滚乐的热烈,不同曲风的碰撞,点燃南日岛暑期的激情。
据悉,2023年,南日岛累计接待游客78.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6%。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当地服务设施不仅是支撑其持续繁荣的基石,更是推动其高质量转型与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近年来,南日岛推动旅游服务全面升级:推动公共设施建设,打造一批旅游公厕、服务驿站、观光车等便民设施,并引入便捷租车服务。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岛上首家四星级酒店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闽投秀屿1号”深海养殖装备平台建造项目已基本完工,推出海上居住新模式;南日镇民宿联盟成立,带动建设全辖区高品质民宿集群。
“趁着旧房翻新,我把我的房子改造成了民宿。”跟随民宿负责人吴春辉的脚步,记者来到位于福鲍沙滩旁的悦海云栖民宿,“民宿12个房间到下周末都是约满的,附近的民宿也没有空房。”吴春辉介绍,近年来,南日岛知名度逐渐提升,旅游开发工作如火如荼。正值暑期,许多学生组团来到南日岛开展研学活动,赶海拾贝、海捕、喂养鲍鱼,深入了解南日岛的海洋经济和魅力,因此民宿、酒店总是供不应求。
南日岛东岱湾垂钓平台 秀屿区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观赏性强、氛围感强的娱乐活动外,南日岛不断探索,精心构建了多元化、体验式的渔旅融合消费场景,推出东岱湾垂钓平台、景观型生态休闲渔业、垦区渔旅融合平台等体验项目。
“游客们可以乘坐海钓船出海钓鱼,享受垂钓的乐趣,还能亲手将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做成鱼拓,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南日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林芳芳表示。
渔旅结合、以渔促旅、以旅兴渔。据介绍,南日镇将继续加强南日岛文旅供给“力度”,全力“做精”渔旅融合活动,在探索“渔业+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庄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