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闽”于行 | “敢”“争”“先”

来源:央视新闻 | 2024年09月03日 15:42:41
央视新闻 | 2024年09月03日 15:42:41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改革,成为福建的发展基因。当下,福建全省党员干部正深入学习、迅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与福建省委宣传部联合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闽”于行》。记者跟随福建“九市一区”的十位党委书记,深入一线调研。在工厂、码头、村落,找问题,谋发展;在渔排、林场、医院,听民意,解民忧。从最鲜活的新闻现场,展现火热的改革实践。

福建是改革开放重要省份,今年以来,福建省委部署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将争优争先争效贯穿始终,一以贯之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引领全省上下牢记嘱托、奋起再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敢”

争优争先争效,今年福建省委部署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在“敢”字上久久为功、持续用劲。福建党员干部群众在谋划推进改革发展中敢打头阵、勇当先锋,以对标一流、争创一流的昂扬姿态奋起再进。唯有拿出攻坚克难、求新求变、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干劲,才能让敢为争先的胆识更加彰显。一个“敢”字,敢为,精准描述了福建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担当。

“七溜八溜,不离福州。”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福州,如今正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福州向“特色优势”要发展,敢于大胆突破。

连江定海湾海域是福建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的创新策源地

福建省首条城市无人机物流航线在福州高新区正式开通

福州从“里子”做文章,敢试、敢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等载体平台;在长乐区,通过实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改造来赋能“一黑(冶金)一白(纺织)”产业,激活传统制造业;永泰县坚持建设一批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军”;闽清县推动建筑业向新型建造、稀缺行业转型升级,补全补足绿色建筑产业链,壮大千亿产业集群;已是全省第一批绿色开发区示范区的闽侯县青口汽车工业园区,正集聚整车企业、配套企业“拧成一股绳”,成为“造车新势力”;晋安区、仓山区纷纷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敢于“向天要地”让“工业上楼”模式。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敢作为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新征程中,福州市党员干部带头“敢为”,勇担使命、敢于作为,拼出一个福州新未来。

世遗之城泉州

而在“晋江经验”发祥地泉州,始终洋溢着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浪潮火热,泉州全市上下传承弘扬、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敢为、实干,拼出跨越赶超的“泉州速度”。今年前5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行业增长面继续扩大,新质生产力持续领跑;全市进出口总额1165.84亿元,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0.7%。

泉州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深化改革催生出的内在动力。泉州敢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实施100个市级工业园区项目,累计建成1703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形成千亩以上连片园区43个;泉州敢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打造“一湾两翼三带”,拉开“南高新、北石化、环湾崛起、县域做强”产业空间格局,以低效用地再开发国家试点为契机,推动国土空间高质量重构,累计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2.5万亩。

万事行为先,奋斗正当时。泉州敢于担当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排头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泉州力量!

“争”

争,在时间上抢速度。福建省党员干部群众,在“争”字下力气。“争”出新气象,拼出高质量。2024年上半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2638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05.90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87.18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587.40亿元,增长4.8%。新动能新业态持续发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初显,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稳步发展,民生补短板持续推进。

福州某智能纺织作业区

在省会城市福州,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热潮,不久前福州市争取时间、争取项目、争取发展,在全市范围组织第三季度重大项目开工视频连线活动。福州市第三季度共开工189项重大项目,总投资1230亿元,年计划投资379.7亿元。

位于福州的中印尼“两国双园”的食品生产车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多年来,福建牢记嘱托、接续努力,争当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排头兵,绘就了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和美画卷。

武夷山国家公园玉女峰和九曲溪竹筏

在南平市,当地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争经济效益、争绿色生态,实现“向绿前行,点绿成金”。南平是林业大市,也是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在不动产系统内,积极增设了林下空间经营权证子目录,在全国率先发放林下空间经营权证,有效解决了让林下经济的经营者有证在手。目前,全市登记储存林下空间超过20万亩,流转面积也超过了6万亩,发放贷款超过6500万元。这种“林下空间租赁+林下经营权证+林下种植”的做法,也列入了全国林改的典型案例。

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洋坑作业区

南平,正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护绿、扩绿、兴绿,争做国家公园建设样板区、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区、生态环境修复完善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领区,致力生态保护高颜值。

“先”

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海丝核心区、自贸试验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先行先试政策和重大改革试点。“先”字,提炼概括了福建始终敢于先行先试,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敢拼会赢的“先行者”。

福建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平潭岛古厝和海景

作为全国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平潭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率先设立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全国首创对台职业资格采信等,不断完善提升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服务体系,以最大诚意为台胞台商营造最好环境,成为一批又一批台胞跨海逐梦筑梦的“第一站”。

着眼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平潭在全省率先启动重点企业认定“免申即享”模式,实现产业奖补“一键”尽享,并推出45项“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促进企业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前不久平潭综合实验区数据跨境运营中心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全链条、全流程、一站式、智能化的数据跨境合作服务平台。

平潭综合实验区,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要使命,蕴含着改革创新的“基因”。成立综合实验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建设国际旅游岛……乘着开放开发的东风,这座海岛迎来了“千年一遇”的发展机遇。

中国五大古陂之一木兰陂

莆田市正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着力打造妈祖故里文化名城、山水诗画生态韵城、匠心智造产业新城、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瞄准新型工业化方向,谋大战略、引大央企、育大项目,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做优13条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2023年莆田市签约产业类项目208个、总投资1133亿元。

鸟瞰莆田城市

为了切实为基层减负,莆田市依托“全市一张图”数据服务能力,先行先试,创新打造“基层一张表”数智平台,为全市的村社区建设基层数据库,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自开发“基层一张表”智能填报系统,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和社会事务进校园数量分别下降65.79%和85%,为探索减轻基层“数字负担”,提供莆田经验。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等具有福建特点的改革,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时代考验和实践要求,福建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积极发挥福建比较优势。

实践充分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福建的今天,福建的发展历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基因已深深融入福建干部群众的血脉中、牢牢镌刻在福建干部群众的骨子里。“敢”“争”“先”,福建正以敢立潮头、争当先锋的志向和气魄,扎实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

监制 | 田忠卿 李宇飞

统筹 | 李庆波 林舟 陈庚

编辑 | 黄志豪

编辑:黄钰姣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