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重要性地位。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维护好网络安全,是公安机关必须担当的使命职责。
近年来,广州公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锚定建设“中心型世界城市、引领型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型大湾区核心引擎、高能级省会城市”发展定位,聚焦防范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重大风险隐患,始终把维护网络安全作为战略性、根本性任务,立足“捍卫网上政治安全、打击网络突出犯罪、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主责主业,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构建“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推动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网络环境日益清朗,以高水平安全护航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
强化体系构建,实现网络安全制度化规范化
以加强机构、机制、队伍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网络安全法治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
一是打造网络安保“样板间”。建设“一图两案三清单”(指挥架构图,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监督检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和安保团队清单)的网络安保体系,构建横向对接各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纵向监管网络安保对象、协同技术支撑单位的捆绑作战机制。
二是完善网络安全顶层设计“白皮书”。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和数据安全防护,制发广州市网络系统定级备案工作指引、等级保护备案网办系统操作指引,在全国率先实现等级保护备案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嵌入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全周期,从源头上保障等级测评费用,全面提升重点网络保护能力。
三是创新网络安全融合作战“先锋队”。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加强对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研究,会同应急响应中心、60余家技术支撑单位合成作战应急处置队伍,开展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强化市、区两级网络安全通报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法管网、依法治网的能力水平,建立公安指导的网络安全技术援助专业队,探索社会化治理新思路。
强化技术驱动,实现安全隐患全域查精准查
以技术升级为驱动,全域全时全网排查治理网络安全风险隐患。
一是全域摸清纳管网络资产。全面摸清互联网空间底数,掌握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主机、网络应用、网络运营使用单位情况,建立网格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采集机制,及时纳管信息发布、人工智能、直播平台、第三方支付、网络游戏等重点网络行业情况,进一步绘制广州网络图谱。
二是全时巡查网络安全风险隐患。依托大数据、技术检测、人工分析等方式,排查重点网站、移动App应用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风险隐患,督促落实整改,对存在隐患企业重点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三是全网搜集研判网络信息。密切关注网络动态,综合本地情况进行深度研判分析,第一时间发布网络安全预警。
强化协同作战,实现网络安全联合管全线防
以日常监管、应急处置、实战演练为重点,推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治网格局。
一是推动联合监管,合力做好网络安全治理。定期联合网信、政数等部门组建联合检查组,聚焦重点网络安全防护;会同多部门组建个人信息超范围采集整治治理专班,深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二是紧扣风险化解,建立全链条联动处置机制。纳管重点单位,建立常态化“民警+技术力量”工作制度,形成公安执法打击、技术力量协助应急、相关单位主责处置的联动应急机制。
三是加强实战演练,及时检验补齐防护短板。联合多部门开展系列网络安全演练活动,覆盖政务、教育、医疗、交通、金融等重点行业靶标单位,检验发现并督促补齐网络安全防护短板。
强化法律监督,实现网络违法犯罪零容忍严厉打
以突出网络违法犯罪及新型违法行为为管理目标,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切实维护网络秩序和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严打网络安全违法犯罪。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开展“净网”专项行动,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工作思路,对网络安全违法犯罪开展群体式、链条式、生态式打击,及时清理一批违法有害信息、严厉打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有效斩断网络乱象的违法犯罪产业链条,实现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持续高压打击。
二是狠抓网络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持续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组织网络运营者自查,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备案和等级保护测评责任。同时,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对国家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供应链企业及等级保护单位开展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督促各单位严格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保护技术措施,有效强化重点网络(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三是查处新型违法行为。在日常检查和案件办理过程中,对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违法违规行为适时开展“一案双查”,成功办理广东省首宗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执法的典型案例,开出全国首张虚假撤销等级保护备案罚单,依法整治一批问题突出平台,铲除网络安全隐患风险土壤,为广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引领型城市保驾护航。(作者为广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