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资厦门 第一块“问路砖”如何诞生

来源:厦门日报 | 2024年09月13日 10:28:38
厦门日报 | 2024年09月13日 10:28:38
原标题:外商投资厦门 第一块“问路砖”如何诞生 福建籍印尼华侨陈应登满怀对家乡故土的爱,毅然在一片荒滩野岭上投建厦门印华地砖厂,由此引来大批客商投资厦门
正在加载

厦门印华地砖厂生产线车间。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

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关于批准印华地砖厂首批国内设计国外供货货物进口的通知。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

厦门经济特区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是哪家?答案是厦门印华地砖厂。

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会,福建籍印尼华侨陈应登得知厦门成为经济特区的消息后,毅然决定把印华地砖厂建到厦门。1982年1月10日,第一份外商在厦门经济特区投资项目的合同签订生效,厦门印华地砖厂就这样诞生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块“问路砖”为一直在观望、犹豫的境外客商铺开了对厦门投资的道路。在印华地砖厂的影响下,来厦投资的客商日渐增多。

在当时还是一片荒滩野岭的经济特区,厦门印华地砖厂是如何创办起来的?

第一位“吃螃蟹”来厦投资

所有问题都是第一个碰到

时间拨回到1981年。作为海防前线,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厦门,电灯不明,电话不灵,自来水常停。当时的经济特区只是湖里2.5平方公里的一片荒滩野岭,连找一间厕所都很困难,更谈不上什么投资环境。在这样的地方投资,要付出什么样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在陈应登心目中,对家乡故土的爱胜过一切。

20世纪80年代,《厦门日报》曾多次刊发厦门印华地砖厂创办投产的报道。陈应登在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1981年他得知厦门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经济特区对海外投资者开放的消息,当即决定在厦门投资发展。彼时的印华地砖厂已在新加坡完成前期征地和设计工作,由于舍不得放弃投资条件良好的新加坡,股东之间产生分歧,决定转让股权,其他股东都退了出去,陈应登集中资金,买下了工厂的全部股权。

就这样,陈应登成为第一位敢于“吃螃蟹”的开拓者,来到了厦门。他一个人在刚刚建好的华侨大厦住了下来,一住就是5年。当时,厦门投资的硬软环境都不具备,人们也不懂得如何同外商打交道。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实施条例都还在酝酿阶段。作为第一个来厦门投资的外商,所有的问题都是他第一个碰到:水电供应,原料、燃料的价格,人才的招聘等问题他都碰到过,他也因此出了名。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从领导到具体办事人员,都知道有个叫印华地砖厂的外资企业,老板叫陈应登。

排除万难三个月交出施工图纸260张

为“四冶”施工队让房成为美谈

1982年1月10日,陈应登与当时厦门市政府的代表——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和厦门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签订了厦门经济特区的第一份外商投资合约,成为落户鹭岛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全部投资额达新加坡币900万元(折合人民币750万元),厂址确定为湖里工业区西北角的一块土地(悦华路2号),占地约18000平方米,厂房面积约5000平方米。

在厦门市档案馆里,珍藏着1982年2月6日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印发的《对〈关于建设印华地砖厂的合约〉的批复》,批复里写道:同意新加坡印华私营企业有限公司在厦门湖里出口加工区独资建设和经营印华地砖厂,自投产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5年,并按规定享受经济特区的优惠待遇。1982年2月12日的《厦门日报》刊发的《第一家外资建厂获准 印华地砖厂着手筹建》,文章写道:“这个厂的基建工程将分成两期,第一期工程约需两年,首期工程完成后,即可年产一千万块地砖。产品将全部销售国外。建厂工程已委托厦门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承包,并商定在六月份完成建厂设计并进行施工,争取明年三月份建成投产。”

1982年3月9日,厦门经济特区管委会印发《关于印华地砖厂有限公司申请投资的批复》,同意印华地砖厂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开始进行筹办公司的各项事务。

4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2年9月13日,印华地砖厂正式破土动工兴建,比原计划提前18天。1982年9月15日《厦门日报》头版刊发动工的消息,并配发《众手绘新图——印华地砖厂动工兴建记》。这篇文章写道,按照常规,兴建这样一个工厂,提出设计方案要2至3个月,交出施工图纸要花4至6个月,加上该厂的设备是德国出产的,德国的公司为了专利不愿提供有关设备的详细资料,这就更增加了厂房设计的难度。但是,负责设计的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居然在1个月内就拿出了方案,3个月交出了施工图纸260张。

该文章还提到,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提出“做好施工前准备,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二大召开”的口号,并立即成立印华地砖厂基建处,负责协调各单位建设步伐。当时的厦门市计委听到地砖厂要开工,先调给水泥1000吨、木材150方、钢材170吨,三航六处也借给不同规格钢材15吨。福建省机械化施工公司负责平整地砖厂厂址的三队,从8月13日开始向土石山发起总攻,在17天内挖搬6000方土石方,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20000平方米的平整任务,保证了土建单位施工。福建省安装公司三处积极筹建管道工程。第四冶金公司从江西调来工人200多人,机械设备和材料6个车皮刚刚进场,尚未解决吃和住的问题,就马不停蹄来到工地。

当时,有一个小插曲——原先给从江西赶来参加建设的第四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准备的5座活动工房,远远不能满足居住需要。经济特区工程建设公司的领导当即决定:将公司的办公室搬到正在施工的职工宿舍楼,团总支管理的“青年之家”也让出来。这一决定宣布后,有的同志嫌搬迁麻烦;有的怕正在施工的宿舍楼用来办公会影响质量;也有青年职工为今后没有场所开展文体活动而感到不快。公司领导及时进行说服教育,大家的思想认识很快统一起来,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腾出了七间办公室和用作“青年之家”的一幢房子。加上印华地砖厂基建处负责人吴维彪和林元赞走村串户商借民房,三天里借到可供60人住宿之处,还借到了30副床板,基本解决了“四冶”施工队缺房的燃眉之急,保证了地砖厂按时施工。1982年10月5日的《厦门日报》以《让房》为题报道了此事。

填补国内建材行业空白

印华劈离砖走进各大城市

工厂破土动工后,碰上厦门几十年少有的暴雨,陈应登同德国的技术人员和日本的厂长整天披着雨衣,穿着雨鞋,泡在工地里。驻在工地附近的某部队首长,一听说是建设经济特区的需要,马上派了4辆载重8吨的汽车支援拉沙石,又从1983年4月14日开始,每天派出30名战士,和“四冶”的工人们一起冒雨战斗。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克服重重困难,第一座现代化的厂房屹立于湖里的荒滩野岭中,印华地砖厂顺利完成了全部工程项目的建设以及从德国引进的全套自动化生产设备安装工作。1983年12月12日,印华地砖厂举行基建工程交工验收签字仪式,并进入升温烘窑和试产阶段。1984年7月4日,第一条年产30万平方米的劈离砖生产线剪彩投产;第二条生产线1987年投产,年产增至60万平方米,产品质量达到德国工业标准DIN;在新增加的第二条劈离砖生产线刚投产之际,印华地砖厂又决定再增资扩建一个新车间,引进一条刚刚在国际市场问世不久的新型高档墙地砖生产线。

印华地砖厂的投产填补了国内建材行业的一个空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全国各地许多大城市重要建筑物上都可以见到印华的劈离砖。厦门的外贸大厦、侨星大厦、华景花园、海景大酒店停车场等地,更是随处可见印华的劈离砖。

40多年过去了,印华地砖厂虽已停产,旧厂房在保留经济特区历史印迹的基础上,转型成“印华1980文创园”。陈应登“敢为人先”的勇气和他创立的印华地砖厂,成为厦门改革开放的生动注脚。(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刘莉丽)

编辑:庄媛媛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