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闽东产业兴

来源:闽东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10:56:19
闽东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10:56:19
原标题:聚焦“三产三新三链”融合发展,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等强县富民工程——沃野闽东产业兴
正在加载

九月闽东,秋种、秋收,田间地头、“海上牧场”处处涌动着新生机、新希望。

船行宁德市霞浦县北壁乡海域,碧波荡漾,一方方“海洋牧场”阡陌相连,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渔港码头上,渔民们正忙着分拣、装运鲍鱼,准备销往全国各地。

北壁乡地处东冲半岛南端,三面临海,一面背山,是陆上离霞浦县城较远的乡镇,这里曾经一度因交通不便,造成基础薄弱、发展较为滞后。如今的北壁乡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鲍鱼、海带、大黄鱼等特色产业正持续发展壮大。池澳、上岐鲍鱼养殖基地已成为全县最大鲍鱼养殖基地之一。

海上,鱼虾满筐;山上,硕果飘香。宁德市寿宁县凤阳镇平均海拔650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富含锌、硒元素,十分适合种植晚熟葡萄。近些年,凤阳镇立足实际,大力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种植面积近万亩,年产值超过2亿元。

今秋,大石村鑫葡园家庭农场的20亩葡萄再度迎来大丰收,果农张裕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由于风调雨顺、管理得当,葡萄长势好、产量高,市场反馈也不错,目前线下收购基本结束,剩余少量鲜果供给电商,全部出售后预计可收入23万元。”张裕雄高兴地介绍说。

在蕉城区石后乡,种植户刚刚结束了玉米的采收工作,又马不停蹄投入新一季玉米种植工作中。石后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乡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探索成立综合农业开发联合体,联合5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村集体为单位统一流转各村闲置土地,规模化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作物上千亩。“同时,我们还以百万村财村——上竹洋村为模板,联合成立盖竹洋中心村党委,计划整合竹林资源推动竹产业与研学、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宁德坚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闽东的山歌越唱越嘹亮、闽东的海经越念越有味道。

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这几年,宁德出台了稳定粮食生产7条措施和稳定农资价格保障粮食生产等政策,持续深化“我在宁德有亩田”活动,率先推行“一亩田”认领数字化,全市粮播面积和产量连续四年达134万亩、47万吨以上。

为扶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宁德深入实施“八个一”工程,扎实推进优势农业提效项目建设,支持农业小微园、电商园、物流园、食品加工园“四个园”建设,构建“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并积极打造“0593宁德号”“福鼎白茶”“下乡的味道”“全家福安”“十方田”“周宁有鲤”等一批全国知名公用品牌,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走进位于宁德古田县的三朵银花(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碌在生产线上,一朵朵鲜银耳经加工升级为冻干银耳羹等多种产品。

传统产业如何冲刺新赛道?近年来,古田县坚持以菌立县,不断改革种植方式、改进生产方式,推动打造现代食用菌产业高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开发生产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冻干、糕点、饮料、调味、超微粉、化妆品、多糖提取、预制菜等各式各样的精深加工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2023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55亿元。

“来宁德吃黄鱼面!”9月16日中午,位于宁德中心城区万达广场的“回官井”黄鱼面店里,不少客人正在品尝大黄鱼面食,面条裹着鲜美的大黄鱼汤汁,让人回味无穷。

山海宁德,黄鱼之都。宁德素有“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大黄鱼之都”的美称。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以大黄鱼为主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持续实施“国鱼计划”,全力推动大黄鱼从种苗、养殖到加工、品牌、市场的全链条提升,让大黄鱼“游”向更广阔空间,进一步带动渔民增收致富。

“一朵菇”“一尾鱼”“一片茶叶”“一个果”……在宁德,越来越多的“小特产”成就“大产业”,带活一片经济,带富一方百姓,托起群众乡村振兴梦。

截至目前,全市“8+1”特色产业(即茶叶、水产、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全产业链总规模突破2300亿元;银耳、大黄鱼、白茶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0%、80%、58%;累计打造5个百亿强县、24个十亿强镇、50个亿元强村,实现了兴一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应。

同时,宁德还坚持党建聚合力,深入实施“头雁引领”“能人回引”“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强村”等行动,积极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产业有活力、乡村有魅力、群众有底气。今年上半年,宁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项指标增幅均位居福建省第二。(记者 陈容)    

编辑:陈少婷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