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跨越: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

来源:闽东日报 | 2024年09月23日 18:14:23
闽东日报 | 2024年09月23日 18:14:2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下党新貌 龚健 摄

前不久,斐济总理兰布卡访问宁德,深入了解闽东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他表示,此行亲身见证在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的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变革,收获颇丰、感触良多、启示深刻。

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是观察中国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窗口。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理念、观点和方法,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理论财富、实践财富。

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在闽工作期间,习近平以身作则,三次走进寿宁县下党乡,访贫问苦、现场办公。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回忆“三进下党”的难忘经历,还给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寄予殷切嘱托。

往昔与今朝,榜样的力量穿越时空。宁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与全国、全省同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实践证明,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三进下党 心系群众

初秋的下党乡美不胜收,古民居错落有致,修竹溪流水潺潺,鸾峰桥横亘碧波,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下党,这个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的山坳乡村,动静相宜。

过去,贫困似大山,压得下党群众喘不过气。1988年1月,下党乡成立,这是当时宁德地区4个特困乡之一,全省唯一的“五无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

“当年的生活条件很差,老百姓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肥猪,说到底是怕走不出去、抬不出去。”下党村村民王光朝说,乡亲们都盼着修一条公路通到外面,好早点结束苦日子。

1989年6月,时任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在参加宁德地委工作会议时直言,“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习近平当场跟他约定,一定要去下党一趟。

“‘地府’来了,‘地府’来了……”7月19日11时许,山乡下党的寂静被打破。第一次迎来地委书记这么大的领导干部,群众既激动又兴奋,纷纷送来解暑的草药茶、绿豆汤。

进下党的路,荆棘丛生、曲折难行。当日6时许,践诺而来的习近平带领地、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共30多人,从寿宁城关出发,车行至平溪乡上屏峰村后,冒着酷暑、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步行2个多小时才到达下党乡。

由于乡里条件差,习近平一行就近在鸾峰桥上歇脚,又在桥旁一间简陋教室现场办公。午后,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直至晚上8时许才回到寿宁城关。时任寿宁县副县长连德仁回忆道:“许多同志的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7月20日,习近平在县里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支持下党乡建设资金72万元,其中32万元用于修路,40万元用于水电站建设。当时宁德地区财政紧张,筹集这笔“巨款”实属不易。一位地直部门干部形象地说:“口袋里的‘毛’都拔拉出来啦!”

7月21日晚,下党乡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26日,习近平第二次到下党,视察灾情最严重的下屏峰村,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协调有关部门拨出15万元用于公路、防洪堤坝修复和学校修缮,以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资金下达后,下党乡群众说干就干,无偿捐田捐地,义务投工投劳。乡党委原副书记刘明华说:“习书记当时考虑得非常长远,要想富先修路,建电站则等于给我们抓一只‘老母鸡’,可以生蛋的。”

1991年1月,下党第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同年12月,下党水电站投产发电。此后几年,下党中心小学新校园建成投用等喜事也接踵而至。

1996年8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领省财政厅、老区办、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第三次来到下党乡。

“7年来,我一直牵挂着下党。”一到下党,习近平有感而发,让当地干部群众感到分外亲切。随后,习近平察看下屏峰村灾后重建点、防洪堤工程,深入群众家中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协调有关部门给予下党发展资金100多万元。

在连德仁的工作日志里,清楚记录着习近平“三进下党”的经历。他回忆道:“习书记在基层调研,总是走在最前面。有时候进了农户家里,就直接掀开锅盖看看吃的什么,对生活用度问长问短。”

“三进下党”是习近平始终心系贫困地区发展、为人民谋幸福的一个缩影。

宁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相对隔绝且破碎的地形构成天然阻碍。由于自然环境复杂、经济基础薄弱、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导致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20世纪80年代,宁德9个县中的6个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120个乡镇中有52个省定贫困乡镇。作为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宁德成了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面对贫穷现状,宁德干部群众虽然有快速致富的愿望,但缺乏志气,存在“等靠要”心理。面对现实,习近平亲自倡导推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后提出要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令广大干部群众为之一振。

“弱”是现实,必须有志气,才能“先飞”;“滴水”虽小,只要坚持不懈,总会“穿石”。“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思想被闽东人民传承发扬,凝结成“闽东精神”,为摆脱贫困注入不竭的力量源泉。

摆脱贫困 久久为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全国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其时,宁德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接续奋斗、苦干实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中之难。

“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

漫步下党乡定制茶园,成排茶树如碧绿丝带般铺展开来,与远山相接。不同于其他茶园,这里“只租茶园不卖茶”。

2014年,时任下党村第一书记曾守福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受新闻报道启发,注册“下乡的味道”商标使用权,策划实施全国首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植入消费扶贫理念,变“卖茶叶”为“租茶园”,定制面积发展至1000余亩,相关做法入选国务院扶贫办精选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

脱贫越深入,农村第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要增强。宁德始终坚持工作力量向脱贫一线集结,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万多户贫困户,实施帮扶项目9000多个;择优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下沉扶贫一线,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

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被称为“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过去,这里的渔民世代漂泊水上,船就是家、家就是船,被称为“连家船民”。

挪穷窝,才能拔穷根。1994年,宁德在全省率先实施“造福工程”。迎来转机后,下岐村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建设新村、安置点,让2300多名渔民全部上岸定居。

搬上来、住下来,如何才能富起来?经过多年努力,下岐村发展起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商贸服务、建筑等多元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十三五”期间,宁德持续实施造福工程,累计搬迁12891户50790人。搬迁群众在城镇周边和中心村安置比例达98%,生产经营和就业、就学、就医等问题持续解决,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民,对赤溪和宁德的扶贫开发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赤溪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年,一封反映赤溪贫穷状况的读者来信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由此拉开了全国扶贫开发的序幕。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赤溪村历经十年“输血”帮扶、十年“换血”搬迁、十年“造血”开发,终于实现脱贫。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以“四下基层”解难题为抓手,宁德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义务教育、危房改造、兜底保障、产业扶贫等措施,增强贫困村、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以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这首吟唱大黄鱼的歌谣在闽东家喻户晓。

宁德大陆海岸线1046公里,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发展海洋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德科研人员攻克大黄鱼人工繁育关键技术,推动大黄鱼养殖产业化,带动沿海地区30万群众增收致富。

闽东“九山半水半分田”,看似不利的自然环境,其实潜力巨大。依托山海资源和比较优势,宁德落实资金补助、小额贷款、产业保险等帮扶举措,培育形成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及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覆盖100%贫困村和95%贫困户。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至2020年,在全体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宁德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20166户、72701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45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霞浦、古田、屏南、寿宁、周宁、柘荣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

乡村振兴 重在特色

从1989年到2019年,历经30年的不懈奋斗,下党乡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受乡亲们委托,6位党员干部群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下党脱贫的喜讯,表达对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感恩之情。

信件从下党寄出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8月4日回信,祝贺下党实现了脱贫,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封饱含深情的回信引发了热烈反响。当时正值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宁德干部群众从回信中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特殊牵挂,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茶园管好了,茶叶品质提上去,分红也多了。”今年8月4日,寿宁县滴水缘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社员发放“溢价+物资”分红合计100.5546万元,西山村茶农王坤森手拿“红包”,笑容写在脸上。

2020年以来,下党乡依托“下乡的味道”品牌,组建滴水缘联合社,将定制茶园模式拓展至全乡10个行政村,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做强茶产业,连续多年实现盈利并分红。

“5年来,下党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锲而不舍唱好山歌,建设‘学习小镇’,发展乡村旅游、茶叶、食用菌、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2023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2元,比2018年翻了一番。”下党乡党委书记吴观前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施策。从下党乡到宁德各地,全市上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的行动自觉、务实的工作作风,初步走出一条“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党建引领”的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让广大农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暑气未消秋已至,喜冷怕热的银耳在加装自动化设备的光伏菇棚里照常开放,长势喜人。这一幕,是“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破除制约产业转型升级藩篱,全面提升生产、加工、研发、流通等全产业链条,推进食用菌产业三链融合发展的缩影。

宁德山海资源丰富,各县(市、区)都有叫得响的“土特产”“金招牌”:银耳、大黄鱼、白茶、海参产量分别占全国90%、80%、58%、30%;“0593宁德号”“福鼎白茶”“下乡的味道”“全家福安”“十方田”“周宁有鲤”等区域公用品牌声名在外。

随着“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山歌越唱越嘹亮,海经越念越有味道,“业业兴、百姓富”的愿景走进现实。近年来,宁德打造出5个百亿强县、24个十亿强镇、50个亿元强村。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19元,较2018年增长53.7%。

推进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谁曾想,原本日渐萧条、无人问津的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竟在文创兴村计划中“复苏”了。一座座古民居变身书屋、咖啡店、美术馆、民宿,吸引上百人“由城入村”,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龙潭之变,得益于文化赋能。近年来,宁德深入实施传播“闽东之光”工程,活化利用闽东红色文化、畲族文化、海洋文化、廊桥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群众性文艺活动百花齐放,新时代文明实践浸润人心,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对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在宁德,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四级党组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引导“一书记三大员”建功立业,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发挥作用,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历练成长。

随着党建优势不断转化为争优争先争效的工作优势,精准扶贫“宁德模式”、我在宁德有亩田、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服务、乡村建设“工料法”、互助孝老食堂、山海枫桥等经验做法,不仅造福闽东人民,还复制推广至全国其他地区。

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下党至今,整整35年过去了。榜样的力量历久弥新,必将持续激励宁德干部群众念好“山海经”,走好“特色路”,建设“样板区”。(记者 龚键荣 陈容)

编辑:庄媛媛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