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展场扫描:精彩应用描绘数智未来

副标题:

来源:人民邮电报  |  2024-09-26 14:11:25
人民邮电报 | 2024-09-26 14:11:2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走进本届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就仿佛走进了炫酷的智慧世界!从最热门的5G-A、AI大模型技术,到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实数融合,再到炫酷的人形机器人、车路云一体化……请跟随《人民邮电》报记者一起去感受新技术、新应用的魅力吧!

低空经济:从“起飞”到“飞得更高更远”

2024年,伴随5G-A技术的创新应用与持续突破,低空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最火爆、最出圈的产业新赛道。在本届展会上,“低空+”应用的展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展示和讲解中,一幅低空经济蓄势腾飞的画面浮现眼前。

中国铁塔现场工作人员向《人民邮电》报记者介绍,中国铁塔覆盖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铁塔资源,是最理想的构建低空经济设施网和智联网的基础设施;中国铁塔目前已在全国多个铁塔和机房上建设多种形态的无人机机巢,为无人机提供无限续航能力。记者了解到,基于5G-A关键技术的率先布局,中兴通讯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先发优势,联合运营商和多地政府,于北京、南京、深圳等25个省市超80个试点验证了5G-A通感一体在物流配送和低空安全等多种场景的应用。

伴随“低空+”产业繁荣,新的挑战浮出水面:如何实现对各式各样的低空飞行器的高效管理呢?中国电信展示了“天翼星巡”低空服务监管平台的能力。该平台综合使用中国电信空天地一体化通信能力、区块链和量子的安全能力、云计算和AI的智慧能力,实现多要素低空数据的汇聚和统一展示;通过飞行态势信息共享、航路航线自动划设、飞行计划防碰撞评估、飞行活动申报处理、飞行轨迹侦测、实时飞行预测与避障等功能,助力解决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申报难”“看不见”“高密度融合飞行”等问题。

从“起飞”到“飞得更高更远”,低空经济正在加速发展并融入千行百业,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质”引擎。

5G-A/6G: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5G-A备受瞩目。《人民邮电》报记者在本届展会上发现,各大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厂商纷纷亮出了自家的5G-A技术和产品。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纷纷展示了各自在5G-A领域的商用计划和部署成果,强调5G-A在提升网络速率、扩大连接规模、降低时延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中国移动以巨大的展台,借助低空管理系统的应用,介绍了5G-A通感探测、空域管理、飞行调度、安全监控等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此外,中国移动还介绍了5G-A的十大创新成果及商用计划,前瞻性地展示了“三体四层五面”的6G系统性网络架构及6G通感算智融合的原生技术平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携手展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共建共享5G-A精品网络。

中兴通讯、华为等通信设备厂商则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展示了5G-A的广阔应用前景。中兴通讯重点展示了其5G-A、50G PON技术创新及应用成果,助力运营商全面推动5G-A、万兆网络商用进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兴通讯凭借5G-A关键技术的率先布局,已在低空经济领域取得先发优势。在展台上,中兴通讯还以直播连线的形式展示了在北京延庆打造的业界首个4.9GHz“通感一体”低空智慧园区。

5G-A的超高速率和超低时延特性在本届展会上得到了生动的展示。裸眼3D、XR(扩展现实)等应用的流畅体验,让参观者获得5G-A的沉浸式享受。此外,5GA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也层出不穷,显示出在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现场观众普遍认为,5G-A乃至6G不仅是通信技术的简单升级,更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AI大模型:重塑生活 打造智慧未来

大模型时代已来!走进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AI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气息扑面而来。

“你好苏琳,请跳个舞吧。”“好的。”喊出大熊猫“苏琳”的名字并发出指令,它就会做出相应动作,与展会现场观众互动。这就是基于中国电信自主研发的星辰大模型打造的星辰文旅数字人——国际大熊猫谱系编号001的传奇大熊猫“苏琳”,集成了人物形象模拟、人物声音克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知识图谱解析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目前,星辰大模型已完成语义、语音、多模态等算法与服务“双备案”,消除了传统小模型方案训练数据少、开发周期长等困扰,驱动全场景应用从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形成视觉大模型一体机、系列通用大模型、软件工厂等应用。

来到中国移动展区,《人民邮电》报记者看到一幅AI赋能下的未来生活新图景。从工业、教育、医疗到楼宇、视联网、办公,中国移动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和互动体验展现了AI技术如何深度融入并重塑各行各业。例如,通过AI健康管家服务,可以实现健康自查、报告解读、用药科普等功能,完成身体健康情况探询,提升健康管理质量。

毫无疑问,AI大模型正在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打造智慧未来。

实数融合:新应用成果璀璨夺目

“推动数实深度融合 共筑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的主题。通过各企业参展主题,例如,中国移动“数实共生 智连未来”、中兴通讯“数实相融 智连共生”、中国广电“以数强实 广拓新质”等,不难看出“实数融合”当仁不让成为今年展会的“第一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首次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把“实”放在“数”前,将“数实融合”的提法转变为“实数融合”。在今年展会现场,《人民邮电》报记者看到,以实体经济为驱动和主导的数字化转型应用随处可见。

中国移动展区就是一个瞭望实数融合新图景的窗口。从工业、教育、医疗到楼宇、视联网、办公,中国移动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和互动体验,展现了“AI+DICT新服务”如何深度融入并重塑各行各业。通过中国电信8K超高清大屏,记者看到IGV智能搬运小车来回穿梭、机械臂抓取电池片、智能分拣机通过拍照识别图像等实时连线画面,5G超级工厂智能生产线跃然眼前。中兴通讯单独设置“数实融合”展台,展示了其为工业、交通、应急、电力、教育、小微企业等众多行业打造的数智化转型方案,赋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促进实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是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此次展会不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更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数字技术将继续引领实体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让“聪明的车”驶上“智慧的路”

“车路云一体化”无疑是本届展会一大亮点!“车路云一体化”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是一条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路径。今年,我国提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并公布了首批20个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联合体),重点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从网络、云侧共同赋能。

《人民邮电》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诸多企业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广泛应用。

中国联通基于自身多年经验,构建了“1+1+1+3+N”全域解决方案,涵盖1个联通云底座,1套基于新一代网络和边缘计算的算网融合体系,1套车路协同核心平台以及面向自动驾驶、网联出行、智慧交通三大方向的N种应用场景,旨在构筑一个高效协同的车路云一体化生态体系,保障达成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的多样目标。中国电信面向交通行业打造了“车路云一体化平台”。该平台通过分级感知系统、分级算力系统和确定性网络系统,提供强大的底层支撑;通过新基建仿真工具、AI算法等技术,实现了仿真测试、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通过车辆管理和智能交通公共服务两大应用场景,为车企、交管部门等提供智慧化应用。中国信科研制出业界首台LTE-V2X样机,推出了业界首款自研C-V2X芯片、C-V2X模组、RSU和OBU(车载终端)网联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域控制器等,同时还发布了业内首个C-V2X智能网联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从而提供完整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助力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等应用落地。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单车智能为主,未形成商业闭环,但这一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的不断推广,一个智能化出行的新时代将加速到来。

人形机器人:从“神形兼备”到“外骨骼”

本届展会上,AI赋能、XR沉浸体验、信息无障碍等主题展示精彩纷呈,人形机器人似乎有些踪影难觅。“穿上它真的能跑得又快又轻松?”“没电了怎么充电?”“什么身材的人都能适配吗?”在一众发问声里,《人民邮电》报记者终于看到了被围观的“白虹2.0髋关节助力外骨骼机器人”。

“白虹2.0”属于“特种机器人”,经过了合理的机体建模及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很好地贴合人体的腰部、腿部,而可伸缩腰杆则能让它轻松适应从170cm到190cm不同体型的穿戴者。通过内置的多个传感器,它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识别和预测人体步态特征,通过左右两侧电机模组提供相应助力,进而减少体能消耗、缓解机体疲劳,可以应用在行走奔跑助力、弯腰搬运助力、上下楼梯助力等场景。“比如在应急救援消防领域,这款机器人可以有效增强消防员的运动能力。”项目技术人员薛宗卓向记者介绍。面对观众“没电了怎么办”的困惑,负责人解释,“白虹2.0”的电池仓可以一键便捷更换、一小时快充,还具有很可观的续航能力,在行走模式下能续航20km,在奔跑模式下最大速度达到12km/h。

中国电科此前还面向智慧物流应用,打造了“电科机器人1号”人形机器人,其具备拿水杯、搬运箱子等灵巧操作能力,可以在斜坡、碎石地、草地等非平整路面稳定行走,在工业制造、安防巡逻、应急救援等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在5G、云计算、大数据、AIGC、机器人导航定位与运动控制等相关技术支撑下,中国的机器人应用场景不断增多,正在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编辑:王天放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展场扫描:精彩应用描绘数智未来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