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泰:“青果果”成为增收“金果果”

来源:福建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10:50:55
福建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10:50:55
原标题:“青果果”成为增收“金果果”
正在加载

福建省有南北两大青梅种植基地,其中之一就在福州永泰,全县青梅种植面积超6万亩,今年总产量预计超7万吨,较去年增长20%以上。

近年来,永泰县打出引进龙头企业、推广新技术、成立中心村党委等组合拳,保障果农利益,做强青梅产业,让漫山遍野的“青果果”真正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卖出好价格

56岁的薛能武是永泰县葛岭镇台口村青梅种植大户,经营着40亩青梅。靠着青梅,一家人不仅填饱了肚子,更甜了日子。

永泰青梅栽培始于宋朝。上个世纪90年代,客商从台湾引进新品种青梅种苗1万多株,与本地品种进行嫁接改良,永泰青梅从此走上市场。

永泰县葛岭镇综合技术保障中心高级农艺师张武说,青梅病虫害少,管理难度低。“30年前,1公斤青梅可以卖10元,单靠种青梅收入就十分可观。”

但前些年,老薛的青梅变“酸”了。2021年,最便宜的时候,青梅收购价1公斤才1元,请人工的费用都不够。看到烂了一地的青梅,他心痛不已:“好好的青梅怎么就不值钱了?”

张武说,当地果农多用竹竿敲的方式采收青梅,果实开裂、品相差,自然卖不出好价钱。最大的问题还是产业结构单一,本地没有加工企业,由中间商收购运往外地加工,各村只能相互“内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泰县出台《振兴李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永泰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高标准打造青梅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梅百华、梅满天下等青梅龙头加工企业。

“我们缩短中间环节,让利给果农。”梅百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华伟说,本地收购加工能避免青梅在运输途中损坏。

“今年敲打果每公斤1.8元到2.4元,直径2.6厘米以上手采的,每公斤2.8元到3.2元。”这样的价格,老薛非常满意。

种出好青梅

今年青梅采收前夕,果农得到了一份安心的保障。“我们为全镇从事青梅采摘工作的人员购买了意外事故救助保险,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最高赔付额达8万元。”葛岭镇党委书记戴有烺说,为了降低青梅采收过程中的意外风险,镇上从今年开始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举措一推出,便深受果农欢迎。紧接着,永泰县农业农村局投入15万元,为全县青梅采摘人员购买了保险。

9月,青梅的采摘季节已经结束,葛岭镇的果农正忙着对果树进行矮化修剪和施用有机肥料。

“使用竹竿敲打的果实,优质率仅为30%,难以达到出口加工成品的标准,因此必须推广矮化整形修剪技术。”吕华伟说。

去年,永泰县邀请专家,举办首届现场矮化技术培训课。吕华伟至今记忆犹新:“有400多名果农从各个乡镇赶来。为了参加培训,许多人骑摩托车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

眼下,对于积极采用矮化技术的果农,永泰县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协调金融机构为果农提供低息贷款或专项贷款。同时,设立青梅矮化技术推广奖励基金,表彰和奖励在矮化技术推广方面表现突出的果农、技术人员、乡镇或合作社。

“随着优果率的提升,我们对生产线和生产技术进行了升级,现在有70%的产品可以直接出口到海外的超市。去年,公司向海外出口3万吨青梅,其中2.5万吨来自永泰。”吕华伟说。

做大好风景

近日,记者来到葛岭镇溪洋村,陈晨的民宿刚接待完新一批客人。10年前,“80后”陈晨看到村里人越来越少,毅然决定回村创业。

“我把在村里拍的各种视频和图片放在社交媒体上,这几年突然在网上走红。”陈晨告诉记者,村里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梅花,很多人特意赶来观赏。高峰时一天来了上万人,村民的农产品被抢购一空。

但花期一过,村子又重归平静。

“中心村党委,重点任务是做大‘两个钱包’,一个是卖果,一个是卖景。”葛岭镇副镇长林伟说,县里按照村级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村财村务管理不变、村级目标考核不变、村干部职数待遇不变的“五不变”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跨域联建、抱团发展,把255个行政村优化组合设置为72个中心村党委。

根据规划,溪洋村与东星、台口、万石等4个村党支部进行联建,成立了东星中心村党委,走“中心村党委+青梅产业联盟”发展的新路。去年梅百华、梅满天下等企业落户永泰后,东星中心村党委协调用地、资金等要素,将原来分散于各村的资源整合起来,争取乡村振兴等资金230万元,统筹用于修建青梅产业路。

采收季节,东星中心村党委通过与企业协商,约定保底收购价每公斤2.4元,其中手采规格梅收购价每公斤不低于3元,4个成员村青梅共有1.75万吨,带动果农增收600万元。

现在,东星中心村党委依托溪洋村的“闽台乡建乡创样板村”品牌和“百花农庄”载体,引导成员村培植多品种花卉、绿植,打造“诗意梅花”网红打卡点,举办李梅文化艺术活动,塑造“良埕梅景”独特品牌。去年赏梅季,中心村党委规划了专门的停车场和商业区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赏梅体验,村集体收入也从20万元跃升到50万元。

“村里不再只有花季热闹,夏天很多游客来梅园煮茶、玩水,体验青梅文化。”陈晨对村里的变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如今,永泰正以“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要素资源融合为导向,建设“冬赏梅花、夏秋采摘”的农旅融合观光园,延伸李梅产业链条。(记者 方炜杭 卞军凯 通讯员 黄绍坚 方玲燕)

编辑:高肖幸子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