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专题③丨优秀展演剧目公布 节目丰富多彩供你选择观赏

来源:福建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16:53:19
福建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16:53:19
原标题:筑梦新征程 放歌新时代——第九届福建艺术节10月21日至11月15日隆重举办
正在加载

筑梦新征程,放歌新时代。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文旅厅、广电局、文联、广播影视集团和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其他八个设区市人民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协办的第九届福建艺术节将于10月21日至11月15日在福州举办。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原则,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宗旨,规模适度、节俭办节,推出更多展现新时代福建形象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提升“闽派”特色文艺影响力,壮大建强文艺“闽军”,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融合发展,助力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谱写八闽文化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福建艺术节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福建省保留的省部级节庆活动,是福建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创作演出展示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对福建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具有重要作用。本届艺术节创新机制、强化惠民、深化融合、注重共享,既是对全省文艺精品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人民群众共享文艺发展成果的一次盛会,还是福建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上的一份深情厚礼。

本届艺术节分主活动场和各地分活动场两大部分,荟萃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主活动场设在福州市,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专业艺术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展览展示、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和文创市集活动等六大系列活动。

专业艺术活动包括第29届全省戏剧会演、第6届全省音乐舞蹈杂技曲艺优秀剧(节)目展演两大专业赛事,将分别精选37台、15台参赛剧(节)目集中现场展演,配套开展剧(节)目研讨和系列讲座活动,以及特色剧目交流演出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主题,举办“歌唱祖国”大家唱全省群众歌咏系列活动;文化艺术展览展示活动有首届福建中青年美术书法作品双年展、福建博物院艺术节系列活动、福建省非遗展演展示活动;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包括“琴深诉说祖国情”2024年闽台艺术青年音乐会、第九届“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2024年闽台青少年街舞展演活动、第九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作品展等;第七届福建文创市集活动以“创意福建风物,添彩美好生活”为主题,包括文创主题市集、环湖艺术演艺、非遗互动体验等活动。

舞剧《花儿与海》

西海固黄沙漫天的黄土地上,有着千年难圆的脱贫梦想。在东南沿海的实验室里,闽宁工作者用青春和热血培育出跨越山海的致富希望。一群人用一辈子做一件事,在曾经偏远贫瘠的土地上,让苍翠欲滴的藤蔓悄然攀上竹篱,“花儿”与“海”携手并肩28年,这是无数人的付出与坚守。作品用舞蹈跨越山海,展现闽宁携手绘就新时代改天换地的壮美画卷。

话剧《树魂》

基于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原型,在闽东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多重背景中,讲述了金鼎山林场主人林守根与县委书记何建桥共同种下“见证树”“解困树”“未来树”的故事,展现了林守根一家三代人坚守40余年,上山造林、接续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历程。

闽剧《画网巾先生》

清兵入闽,泰宁儒生“癫生”被捕,以反清逆党论处。投降的江知县威逼利诱,劝其投诚。“癫生”不为所动,在狱中自画网巾以明志。该剧刻画了下层士人的文化坚守、人格坚守,颂扬了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守护与献身精神。

越剧《烟波迷月》

取材于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讲述书生李世儒误入匪窝,成为幕僚期间偶遇貌似“亡妻”吴贞娘的歌姬息姬,由此架构了一出“台上人演绎台下人,台下人亦是台上人”的心理大戏。

芗剧《一代相国蔡新》

清乾隆后期,和珅建议设的“议罪银”制度造成吏风不正、库银亏空等问题。蔡新门生尹壮图上书揭“议罪银”之罪,触怒龙威系于狱中。蔡新甘担风险入宫,面陈“议罪银”之弊并自请罪咎。乾隆感其真心为国,暂停“议罪银”,赦免尹壮图……

歌剧《红杜鹃》

讲述了一个光明与黑暗、亲情与信仰、生死相搏的故事。1949年初国民党残军溃逃台湾,东海某城即将解放,被我党宣布作为战犯的国民党战区中将副司令兼东海某城警备司令曾远府中,在为外孙女湘英庆贺一周岁生日,曾的女儿、女婿,即湘英父母亲,共产党员曾鹃君与明为国民党中校参谋实际上是我党城工部负责人的肖马,二人和曾远展开了一场复杂而激烈的为信仰而战的斗争……

京剧《连家灯火》

这是一个关于脱贫攻坚战的真实故事。20世纪90年代连家船渔民(疍民)易地搬迁上岸,陷入生活生计困境。党员干部心系连家船渔民,身先士卒,展开一场脱贫攻坚战,点起明亮温暖的连家灯火。

音乐剧《三坊七巷》

以福州市旧城改造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三坊七巷面临拆迁,文物管理局工作者陈晓榕与拆迁办副主任冯志新二人,因林觉民故居拆迁所引发的保护与拆除之争。故事以小见大,传达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文脉、留住乡愁的重要性,体现出三坊七巷独特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高甲戏《阿旺的幸福生活》

作品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个有着喜欢说大话、爱耍小聪明等性格弱点的农村能人孙阿旺,他在与情敌——村干部韩志才争夺初恋情人李翠娥的过程中,经过李翠娥和他妹妹孙阿美的点拨和帮助,一步一步地直面自己身上的毛病,并一步一步地改正缺点,最终成功地治好了全村病猪,得到大家的感激和尊重,并赢得了李翠娥芳心。

话剧《严复》

苍茫秋夜,老年严复回望一生,记忆之河奔涌:英伦求学,得郭嵩焘力荐任教水师学堂,踌躇满志痛遭甲午惨败;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振聋发聩;又历变法失败,八国侵华,痛失幼子;袁世凯称帝,晚节有玷。一系列家国之变,如山之重。回忆中,严复与众故人隔空对话,他盼望新的火、新的光,寻出新的路……

杂技剧《等雨来》

以国家级非遗“油纸伞”为贯穿线,以创新思维、灵动构思、高难度技巧推进剧情发展。通过大陆制伞人穿越时空与海那边的生死爱恋,讲述了由于海峡两岸隔绝,三代制伞人的失散与找寻、分离与团圆的感人故事,再现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与现实,完成两岸同根同源、双向奔赴的主题,演绎了一段“等雨来”的传奇。

南音《礼乐千秋》

南音《礼乐千秋》以南音发展史为线索,远溯南音渊源汉代相和歌,唐朝宫廷音乐的传承,五代南音乐神孟昶的传播,明清弦管的兴盛,以“大汉相和歌”“南唐夜宴乐”“孟昶花蕊情”“明清弦管盛”“礼乐颂千秋”五个乐章串连起南音的百代千秋。以南音讲述南音的历史,期待观众走进剧场之后,能直观地了解南音历史,感受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体味礼乐文化的传世之音。

梨园戏《缇萦》

汉文帝年间,名医淳于意因“延误人命”罪名,押解长安受审。其幼女缇萦,年方十五岁,一路随侍,替父戴枷。到长安后淳于意被判肉刑,将要斩去手足。缇萦为救父亲,毅然踏过宫门炭路,击动朝鼓,求见汉文帝陈情,甘愿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义感动,震惊于民间肉刑苦状,赦免淳于意,废除肉刑,重修汉律。

编辑:庄媛媛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