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福建现场会④丨复旦大学副校长周磊:以“三个融入”构建“大思政课”体系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0月29日 21:59:03
央视网 | 2024年10月29日 21:59:0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黄钰姣)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地方重大实践与重要论述进课程教材经验交流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会上,复旦大学副校长周磊从复旦大学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三个融入”入手作经验交流。

复旦大学副校长周磊作经验交流 郑育红 摄

“复旦大学通过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四史’选择性必修课程,实行‘一史一门课’‘一课一团队’。”周磊介绍。

“当前,人人做‘创客’成为了一种新潮流,你认为这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什么关系?”“怎么看待改革开放对你的影响……”在复旦大学《改革开放史》的课堂上,老师通过一系列问题来启发学生,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看法,讨论的热潮就像开了闸的洪水,持续了大半节课。

作为全国开设“四史”课程的先行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筹备、建设中始终坚持融入多年来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形成的传统和特色。

复旦大学集体备课会 图源:复旦大学公众号

集体备课就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个传统特色。每周二下午,80多位教师按教研室分成小组,以团队协作为主要形式召开集体备课会,结合时政内容、学术动向以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推动课程优化。

2024年“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开讲 图源:上观新闻-教育在线

据介绍,复旦大学还通过充分发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头雁”、哲学社会科学共同发展的大马学科群“雁阵效应”,并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理工、医学各学科大类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抓牢思政课程“主渠道”,全面融入课程思政。

“复旦大学牢记嘱托,坚持以红色文化滋养学校文化,厚植文化育人沃土,建好文化地标,加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和‘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红色地标,累计服务参观者10万人次。”周磊说。

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集体备课。图源:人民网

在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一栋3层高的洋房掩映在树丛中。

这里曾经居住过《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翻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2018年5月,复旦大学将陈望道旧居修缮改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面向学校、社会公众开放,展馆讲解员由复旦师生组成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担任。

依托展示馆建设学生实践基地,复旦大学开发相关课程资源,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提供支持。

周磊表示,复旦大学还通过成立望道研究院,联合拍摄电影《望道》,落成烈士纪念雕塑及纪念广场,开放“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推进“复旦源”建设;建好“文化校历”品牌,汇聚、配置和共享育人资源等方式,加强文化育人,有机融入学校文化沃土。

走进江南造船,触摸大国重器的历史脉搏;与一线工作者对话,感知文化强国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要使命……今年,复旦大学组织3700多名学生分别前往该校在上海首批建设的134个思政大课基地,与改革亲历者和专业人士近距离互动。从“全校共上一门课”到“到全社会上一门课”,复旦大学集结校内外优势资源,开门办思政大课。

“学校坚持立足上海,融入上海,用好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丰富的育人场景资源,以‘形势与政策’课为载体,探索建设‘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学思践悟教学体系。”周磊说,复旦大学创新开发“红色巴士”研学实践专线项目,推出“初心路线”“人民城市路线”等4条主题线路,串联沪上13个学习场景,由学生讲师担任“足迹导游”,通过“车上讲”“馆内看”相结合的“移动式讲解”,让学生沉浸式体悟历史场景、改革场景,明晰奋斗前景、强国愿景。

此外,复旦大学还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开展文化共建,开展“送演”“送展”“送讲”进校活动,共建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周磊表示,下一步,复旦大学将持续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决扛起高等教育“国家队”的使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中打头阵、当尖兵,不断提升学校教育的思政引领力,奋力书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旦答卷”。

编辑:陈少婷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