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与他们的“梦乡心田”

来源:福建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10:33:08
福建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10:33:08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25周年文艺演出现场,葛美林和同伴在进行演出前的最后彩排,他们手里拿着印尼乐器昂格隆,表演弹唱印尼歌曲《鹦鹉》《莎丽楠蒂》。

登台表演对于年过七旬的归侨葛美林来说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她和一些同是归侨的退休伙伴组了歌舞队,常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也受邀参加演出。每年的这个时候,农场都会办一场演出庆祝“生日”。在她看来,到农场的那天也是她的“新生”之日。

1960年,10岁的葛美林随父母从印尼回国,定居华侨农场,年轻时她是农场里的文艺骨干,这份热爱也持续到年老。

成立于1953年的漳州市常山华侨农场是全国第二大、全省最大的华侨农场。1999年7月,常山华侨农场挂牌成立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8000多名归侨侨眷在这里落地生根、安家置业,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华侨农场焕发了新生。常山给了归侨新家园,而归侨也用双手给了这片曾经的“鼎盖埔”全新的面貌。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葛美林深有感触,农场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有本地人、河南人、浙江人,也有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归侨,大家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同,但对于音乐舞蹈的热爱是相同的。每当音乐响起,她和歌舞队成员唱起歌、跳起舞,有着一样的快乐。

1952年,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47名归侨踏上了华侨农场的土地。当时,这里还叫作双山,只有7户人家。因为地瘦人穷、屋塌人走,这里地形四面环山,形似锅盖,当地人称之为“鼎盖埔”,留给这100多名归侨的,只有3座土房、12个粪坑、300亩地外加一头牛,一切都得靠自己从头做起。次年元旦,“福建省归国华侨常山集体农场”正式成立,这批归侨成为建设的主力军。从建场以来,农场先后安置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

“常山从一片荒芜到现在的新面貌,我们奉献了整个青春。”陈惠珍是常山的首批“拓荒者”之一,开始时既要克服干农活的生疏,又要习惯当地截然不同的饮食和语言文化,十分难熬。但她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建设祖国的热情,在这里开垦出了农田,并种植了橡胶、胡椒、香茅等东南亚农作物,从青丝到白发,把农场建设起来。

归侨还在房前屋后种起了东南亚蔬果,并和当地人分享,渐渐地便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生产,把南洋歌曲唱响在田埂之上。

要说现在的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最有“侨味”的,当数这里的早市。天刚擦亮,周边城镇的居民就来到常山菜市场,千层糕、蜂窝、椰丝卷……各种各样的东南亚糕点组成了常山人独具风味的早餐。

“很多人喜欢吃这些糕点,既有传统的味道,又加了一些新的东西。”糕点摊前,“侨二代”老板李光乐虽从没去过印尼,但他从小在父母身边耳濡目染,和这个遥远的地方产生了味蕾上的共鸣,做出来的糕点让很多印尼归侨赞不绝口。

同样在美食上钻研的还有陈惠珍的外孙“侨三代”陈磊,他经营的东南亚餐厅收获了众多饕客。为了摸透东南亚菜系的做法,他向自家的亲戚、当地归侨请教菜品的传统做法、材料,再融入闽南味,这样制作而成的菜品既有东南亚的特色风味,又契合当地人的口味,颇受欢迎。

归侨的故乡情怀,通过舌尖味蕾,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如今,常山就是我们的家乡,在这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也更有盼头了。”葛美林的爱人黄德安说,他们在这里相遇、相伴、相守,把对于故乡的眷恋和愁绪融入了常山的建设中,用双手创造了自己的新家园。

去年,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获国务院批复,常山被列入漳州5个中方园区之一,拟规划建设中菲产业深度对接园,享受国务院、省、市相关政策。常山也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编制“一心两翼三片区”产业社区发展规划,深耕食品精深加工、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跨境电商等产业。(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黄志亮

编辑:陈少婷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