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记者 陈丽霞)“25 年来,福建省水利厅持续深化拓展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奋力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在12月5日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拓展提升“长汀经验”座谈会上,福建省水利厅厅长叶敏就福建省在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作交流发言。
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陈为 摄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南方红壤区,背山面海,台风多、暴雨大、土层薄,是水土流失易发高发省份。25年来,福建持续深化拓展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较 1999年减少了约三分之一,水土保持率提升到 92.95%,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亲自关心、亲自擘画、亲自推动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等一系列重大实践,迅速掀起了全省水土流失治理热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叶敏表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项目,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明确新时代福建省水土保持目标任务。省水利厅与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福建在长期水土流失治理实践中,始终牢固树立“两山”理念,拓展提升“长汀经验”,坚持系统推进,精深治理,探索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水土保持经验做法。
福建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
叶敏介绍,福建多年来在每个重要阶段出台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文件,每5年编制实施水土保持专项规划,针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市、区),采取“一县(市、区)一方案一规划”,压茬推进水土流失精深治理。同时,拓展提升“长汀经验”,针对不同水土流失特点和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创新小流域、崩岗、坡耕地等治理模式,打造了一批治理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此外,充分发挥水土保持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产业发展的优势,培育壮大了宁化油茶、平和蜜柚、建宁黄花梨等一批山区特色产业,打造了惠安县黄塘溪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实现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
惠安县黄塘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
福建坚持开拓创新,靶向施策。在创新治理模式方面,多部门统筹推进造林绿化、中小河流治理、农村环境整治等,打破传统碎片化、分散化治理方式,由点及线到面,推动生态系统整体提升,在拓展治理手段方面,针对人力无法做到的大范围、全过程监管,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在实现价值转换方面,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供给,推动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省落地,探索推进水土保持“碳汇+金融”“碳汇+司法”等模式,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
专家开展司法林业碳汇测算实验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的具体实践,是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宝贵财富。
叶敏表示,福建省水利厅将按照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的部署要求,把水土保持工作摆在大水网、大水缸、大供水、大安全“四大”工程建设的突出位置,更加注重新增水土流失管控、更加注重生态系统修复提升、更加注重改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