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记者 蔡嘉霓)提出“器官医学”概念、打造无缺血器官移植新技术体系、实现离体器官养护、提出心肺肝复苏急救新理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何晓顺教授团队实现器官医学领域多个“里程碑”研究实践进展,开辟器官医学“新赛道”。
从实验室到临床再到产业链,研究团队与奇点医疗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助力该领域产业链的构建,有望催生大体量的新兴市场。
攻克“热移植”世界性技术难题
201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学科带头人何晓顺率团队成功突破“离体器官养护”关键技术,开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并于2019年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器官医学”概念,推动我国在器官层面研究和治疗疾病领域进入全球领先位置。
今年是器官移植技术正式问世70周年。自1954年人类首次成功进行肾脏移植,70年来“器官移植”只能进行“冷冻保存”,供体器官在摘取后必须被中断血流、放在冰块里“冷保存”,器官质量受损,影响移植疗效。如何让器官从获取、保存到移植都处于正常供血、供氧状态呢?
“把器官离体养活是离体器官养护技术的核心底层逻辑。”何晓顺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发明机器模拟人体为离体器官供血、供氧,无缺血肝脏灌注系统采用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可以实现延长保存时间、评估器官活力的基本任务。
第二个难点是如何解决器官的受损问题?在过往,移植医生评估供体器官是否达到临床移植标准,更多依赖主观经验。“可以说,在全世界都缺乏这样一个客观标准和指引。”近日,何晓顺教授团队发表《肝脏体外机械灌注临床应用指南》和《腹部常温区域机械灌注在心死亡器官捐献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研究团队牵头制定的“应用指南”,有利于推进器官保存、质量评估、临床预后形成科学指引,让移植器官保存与修复有据可循。
当器官的离体保存的难题被解决,第三个困难又出现了——如何保证器官移植过程中血液不断流?“这就相当于在高速路上开车,不熄火但要换发动机,刚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可能。”中山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医师赵强比喻道。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研究团队发现人体结构中的血管分支非常巧妙,利用分支作为供血的血管,移植手术结束以后,血管主干再恢复血流,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目前该技术已接连在肾、心等其他器官中实现临床应用,“无缺血”器官移植的理念有望延伸至更多器官移植、器官治疗上。
“器官隔离治疗”开启医学新视角
现在肿瘤治疗非常大的痛点是必须全身化疗,这意味着在药物治疗肿瘤的同时,正常的器官也会遭受不必要的化疗,造成损伤。“离体器官养护”关键技术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场景是“器官隔离治疗”,通过器官修复系统与介入技术融合,阻断器官的出、入血管,对患病器官精准治疗,让其他器官不受药物副作用影响,真正实现“头病医头、脚病医脚”,有望发展成为器官疾病治疗的主流模式之一。
如今,研究团队已成功实施全球首例肾脏隔离保护治疗、全球首例肝癌定向治疗。
基于这种治疗模式,急救模式也可迭代升级。以往的心肺复苏急救模式,原理是让血液重新在体内可以流动起来。但人在休克过程中,体内所有器官都停止工作,会产生大量有害的毒性物质、细胞因子、炎症因子等,这时如果有一个“外接”的肝脏同步解毒,帮人体代谢有害物质,将会提高急救成功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持续引领器官医学发展
广东省卫健委表示,目前,“器官医学”有望辐射生物制药、新型标记物研发、生物治疗等多个产业,有望形成潜力巨大的器官医学集群,推动器官疾病治疗、药物研发等领域快速发展,有望催生一个新兴市场。以器官诊断标记物筛选及药物筛选为例,基于器官医学的全球疾病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176亿美元,而器官药物筛选的总体市场规模则超过1000亿元。
目前,研究团队与广州市高端医疗器械链主企业、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主体——奇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进以医工结合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从事器官医学项目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高端医疗器械研发。通过双向互促,实现从临床发现问题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研发,形成临床发现问题——精准研发投入——回归临床应用的闭环。
何晓顺表示,团队未来将进一步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加快中国原创的器官医学平台建设,加快器官医学相关设备研发和应用推广,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持续推动器官医学向深度及广度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