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记者 黄钰姣)“教育支出是福建省最大的财政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十四五’初的1062亿元增至2023年的1217亿元,高于全省支出增速和全国平均增幅;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比重超过20%,连续三年(2021—2023年)居全国前三位。”12月23日,全省教育大会在福州召开,会上,福建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洁介绍。
福建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洁作交流发言 郑育红 摄
近年来,福建省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持续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助力提升全省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霞林学校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信息科技、体育、美育、劳动等课程。图为该校学生在上口风琴课程。
福建省财政厅加大对28个财力困难县和1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助力度,最高补助比例达90%,“十四五”以来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达352.8亿元,福建省成为全国拥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9个省份之一,三明、龙岩入选首批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尤溪县中仙镇中心小学学生们自己操作编写机器人程序。
义务教育作为教育重中之重,也是财政保障的重点。福建省财政厅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免费教科书、营养改善补助等经费实行直达机制管理,实现教育资金全流程监管。
宁德市蕉城区城澳学校的食堂,菜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学校寄宿生按蕉城区的统一标准享受每人每天13.8元的营养餐补助。图为城澳学校教师为学生打汤。
那么,如何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李洁表示,“十四五”以来,福建省财政厅先后修订8个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管理范畴、压实管理职责、强化预算及绩效管理。将教师工资等经费纳入县级“三保”专户管理,确保及时足额发放。
此外,福建省财政厅还发挥省级财政教育经费引导作用,落实公益性捐赠免税等优惠政策,设立省级捐赠配比专项资金,带动社会和市县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作用,“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债券资金317.9亿元,支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李洁表示,目前,虽然福建省教育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管理机制逐年完善,但还存在各学段之间教育经费不够均衡、个别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使用绩效有待提升等问题。
下一步,福建省财政厅将健全投入机制,加大省级教育转移支付,压实市县投入责任,建立预算拨款和绩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推进筹资渠道多元化,用好财政引导和税收优惠等政策,发挥教育基金会作用,建立高校、企业、社会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经费筹措合作机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加快改善教育基础设施。
在整体效能方面,福建省财政厅将针对福建省人口和城镇化新趋势,深入研究学龄人口变化对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按照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有效满足不同学段需求,促进财政教育资金管理提质增效。调整预算资金投入,加快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高等教育“生均+专项”保障机制,分类支持高校特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在资金监管方面,福建省财政厅将加强市县教育投入督导,确保教育投入稳定增长。健全教育专项资金长效监管机制,统筹用好资金日常监管与财会监督、预算执行监督,确保资金用途明确、使用合规。建立完善财政教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分配挂钩,提升资金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