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记者 王莉莉)1月24日8时,太阳未出,河道结满了冰,太原南工务段榆次桥隧车间芦家庄路基工区的10名扫山队员,背着40多斤的安全绳,以及铁锤、钢钎、砍刀等工具,来到铁路旁,在山坡上做起了防护、观测、指挥、排石等工作。他们是真正披荆斩棘的“扫山人”。
石太线是晋煤外运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两山夹一线,是典型的山区铁路线路,两侧山体的石岩,多是风化沙石岩,受气温影响热胀冷缩,极易发生塌方落石,影响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春运期间石太线的安全通畅,被称为“蜘蛛侠”的扫山队员们,穿行于太行山脉,寻找沿线危石并清除,确保山区铁路安全畅通。
据了解,芦家庄路基工区负责着107座土质山体、93座石质山体,28座隧道,以及163公里铁路路基设备安全。
10名队员中,最大的56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35岁。每次上山,扫山工都要手脚并用,用镰刀斧头在荆棘丛中辟出一条路。当天,他们要对坡头站至测石站区间5座大山进行扫山作业。今年56岁的班长苗保红说:“我们工区负责的山体有190多座,很多山上都没有路,全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上山后,10人队伍兵分两路,一路上山扫危石,一路在山下清理落石。常年的“摸爬滚打”,让队员们总结提炼出了“三防、三稳、三准”排危工作法。流水线式的高效作业模式,帮助他们成功排除了许多山体危石。
“千山万水任我行哎,悬崖峭壁在脚下吆,风里来雨里去哦,再苦再难我不怕来,我对群山一声笑来!哈哈哈……”行走在大山间的扫山汉们,总喜欢哼唱着一支队歌,他们说唱歌有“四大用处”:吓退野兽,鼓舞士气,自我壮胆,缓解劳累。
面对春运,他们加密了扫山检查频次,利用望远镜与航拍器,每周对管辖山体进行全面检查,实现无死角掌控山体状况,对不能排除的大块危石,用红油漆实地标号,统一精准排危。(图片由太原南工务段崔明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