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元宵 | 火树银花长安夜 月圆梦圆人团圆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2-11 17:37:55
央视网 | 2025-02-11 17:37:55
原标题:
正在加载

编者按: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一博大精深的科学、文化体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代表之一。由中共西安市委网信办主办的西安市“网络中国节”“节气里的大美西安”系列主题活动分别推出系列文化类科普文章,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时代文明新风。

春节的喜庆还余韵未消,元宵的热闹已翩然而至。万户千家今夜好,张灯结彩闹元宵,正月十五,我们迎来了春节最后的高潮——元宵节。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元宵之夜才算是春节真正谢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说文解字》里记载:“元,为始;宵,为夜。”元宵节就是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每年正月十五,当一轮圆月高悬夜空,万家灯火点亮人间,人们欢聚一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沉浸在元宵节的喜庆氛围中,感受着团圆、祥和与希望。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有说法是汉武帝时期,正月十五被定为祭祀“太一神”的日子,通宵达旦,灯火辉煌,这便是元宵节的雏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正月十五又增添了燃灯供佛的习俗,逐渐演变成盛大的灯节。

隋朝时期,民间在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游街、杂耍表演活动,看灯、看表演的百姓众多,逐渐成为民间庆祝性节日。唐代时,元宵张灯成为法定之事。唐玄宗时期,正月十五以及前后两夜,民众可彻夜游乐,赏灯庆祝。唐代刘肃《大唐新语》载:“神龙之际,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到长安城参加元宵节灯会,也是当时青年男女和文人墨客的向往。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中描绘了元宵夜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描绘了长安城元宵节灯火通明、歌舞升平的盛况;李商隐在《观灯乐行》中描绘了众人争相出门,看灯游玩的盛景:“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元宵节也是古代浪漫的“情人节”,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女子可在这天出门赏灯,青年男女趁此美景约会意中之人。宋代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元宵夜邂逅爱情的浪漫情怀。“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将上元之夜的缕缕相思传递了千年。

元宵到,花灯闹。花灯不仅是一种装饰,“灯”通“丁”,寓意人丁兴旺、国泰民安。在关中地区,送灯是非常隆重的习俗礼节,春节时娘家会给出嫁的女儿送灯,祝福女儿多子多孙,人丁兴旺。元宵节时,孩子们会聚在一起开场灯笼会,炫自家花灯,嘴里念叨着童谣:“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一轮圆月一片情,一碗汤圆一家融!正月十五吃元宵,这一习俗可追溯至宋朝时期,当时称为“浮元子”,后来演变成如今的元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做法和风味各异,但皆取团圆之意。

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作为一年中最“闹”的节日,除了观灯、赏灯、吃元宵、猜灯谜、看戏外,最热闹的就是社火表演。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孝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敬之,报功也。”古代“火”与“伙”字相通,“社火”即指人们一起集会祭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仪式。在西安,最有名的当属长安区的魏寨社火,甚至民间有“宁看魏寨社火,不看仙女下凡”的说法。

千年古都焕新颜,万盏华灯映长安。元宵节是春节年俗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夜游观灯,则是元宵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西安年·最中国”新春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要部分。2025乙巳蛇年长安灯会自启幕以来,不同主题灯组在西安城墙、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同步点亮,拉满“最中国”氛围的同时,也让灯火长安愈发璀璨。

一城一墙一灯会,一岁一年一相见。2025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将“唐诗之韵、文物之光、生肖之趣、年节之喜、演艺之魅”五大文化脉络融合进20余组璀璨花灯中,生动展现出中华文脉的绵延不绝与盛世长安的辉煌灿烂;在大唐芙蓉园,以“上元张灯、花影映宵、绮罗粉黛、上元欢歌、不夜长安”5大主题灯区勾勒出长安上元夜氛围感,置身其中,让人仿若穿越千年;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唐文化与国风主题结合,13组精美的文化灯彩、5大互动巡游,全方位展现盛唐多元文化交融,为市民游客上演一场唐文化视觉盛宴。此外,在诗经里小镇、泾河新城、白鹿原影视城、兴庆公园等地,风格各异的花灯也是创意满满。

“今宵闲煞团圆月,多少游人只看灯”,从千年前“火树银花”的长安上元夜到现在“灯火灿烂”的不夜长安,千百年来,元宵节不断被赋予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但一直不变的是人们对团圆幸福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人间灯火天上月,最美佳节是今宵。惟愿灯火璀璨,万家平安,人安心安,花好月圆。

编辑:杨安琪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元宵 | 火树银花长安夜 月圆梦圆人团圆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