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记者 庄媛媛)2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营造开放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发布会现场
福建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河明,福建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国全,福州海关副关长王进喜,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志荣,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二级巡视员薛严清出席并介绍相关情况。福建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傅毅梅主持。
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福建交出亮眼成绩单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勇担重任,把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福建省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谋发展,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建设引资大省、外贸强省、开放强省。
会上,黄河明以五个“优化”,介绍了福建省在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上交出的亮眼成绩单。
福建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黄河明
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建立健全“五个一”招商工作机制,2024年全省新引进落地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102个;充分发挥港澳台侨优势,全省共举办各类招外引侨活动2500多场;开展送政策稳信心等专项行动,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闽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7.5万家、实际使用外资超1500亿美元。
在优化贸易环境方面,福建省出台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15条等系列措施,2024年全省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出台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12条措施,2024年跨境电商出口增长17.8%;深化工贸、科贸对接,4个产业入选国家级外经贸示范基地,总数居全国首位。深化关港贸银合作,推动口行福建省分行设立850亿元外贸专项信贷额度,全年完成计划的126.9%。
在优化出海环境方面,促进外经、外贸、外资、外智、外包等联动发展,新增和达成意向友城15对,外派劳务人员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加快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形成与印尼经贸合作项目69个,协议投资贸易额近900亿元;更高水平建设金砖创新基地,首个金砖国家地方常驻代表机构在厦门揭牌。
在优化口岸环境方面,建设高效联通“大枢纽”,福州、厦门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区域协同畅通物流,启动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深化海丝核心区建设,“丝路海运”联盟成员达343家;获批240小时全域过境免签、市内免税店等政策,积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4年出入境旅客增长51.2%。
在优化制度环境方面,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33项试点措施已实施32项,有一项近期获批;发布新一批创新举措25项,其中,对台特色6项;推出创新实践案例24个;在省内复制推广制度创新成果28项;加快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建设。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开放没有‘天花板’,福建永远在路上。”黄河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好《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深化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更加开放便利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奋力争创改革开放引领地。
多部门打出“组合拳” 服务福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福建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成绩单之所以亮眼,离不开各相关部门政策措施的创新和支持。
2024年,福建省外办(港澳办)把外事港澳工作融入国家对外工作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营造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省外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国全
陈国全介绍,福建省外办深入实施“丝路伙伴”计划,国际友城工作全面扩容,提质增效,新签正式友城3对、友好交流城市12对,充分利用福建省分布在49个国家的128对国际友城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外国驻华使领馆等渠道,发挥外事部门推动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最先一公里”作用,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双向投资贸易。推动港澳机构、企业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9·8”投洽会等重大活动,深化闽港、闽澳合作。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不仅是广大外贸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海关最关注的问题。为助力福建省外贸发展,福州海关从为企业“省时”“省钱”“省心”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福州海关副关长王进喜
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进通关模式改革,支持在江阴港铁路监管场所、武夷山陆地港加大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应用,全面取消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手续,实现通关再提速;释放海关政策红利,积极推动主动披露新政落地,深化加工贸易企业集团监管模式应用,稳步推进保税燃油业务改革,想方设法减轻企业资金负担;支持外贸优进优出,用好支持外贸“四个机制”“关长送政策上门”等特色举措,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包括粮食、煤炭等重点商品进口。
“这些支持措施,目的就是让口岸通关再快一点、企业更便利一点,助力广大外贸企业降成本,增活力。”王进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推进存量与增量政策叠加发力,不断打造“无感通关、智能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海关监管新模式,为促进福建外贸稳定增长贡献福州海关力量。
为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福建税务部门则不断推出便捷出口企业退税办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税收服务举措。
国家税务总局福建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志荣
王志荣介绍,在聚焦便利退税方面,持续扩大“免填报”范围,简化事项办理流程,积极推动出口退税证明全流程无纸化。同时,为出口企业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事项,提供新电子税务局、标准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免费申报渠道。
在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方面,持续提升退税智能化审核水平,全面实现退库无纸化,进一步提高税款退付效率。经统计,2024年,福建税务部门将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进一步压缩在6个工作日内,其中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已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出口退税“活水”加快回流,办理出口退(免)税超600亿元,有效缓解出口企业资金压力。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也积极争取外汇创新政策,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福建,有力支持稳外贸、稳外资。
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二级巡视员薛严清
跨境贸易方面,持续优化贸易便利化政策,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等存量政策扩面提质,同时在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实施进一步便利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等5项政策,政策叠加效应明显,累计为935家优质企业办理便利化试点业务52.6万笔、金额1660.5亿美元。积极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全省新型离岸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相关业务收支规模达3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8%。
跨境投融资方面,促进外商投资汇兑更加便利,陆续推出境内直接投资异地登记、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等一揽子便利化政策,吸引更多外资来闽展业兴业,支持企业跨境双向投融资超40亿美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外汇登记家数同比增长67%。
金融外汇特色服务方面,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助力企业累计获得贸易融资84亿元,民营企业融资笔数超九成、中小微企业融资笔数近七成;“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帮助企业获得融资授信245亿元,同比增长1.1倍;全国首批试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试点近四个月已为917家企业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2294笔,签约金额合计188亿元。
薛严清表示,下阶段将围绕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外汇管理体制机制要求,因地制宜找准发力点,打好政策组合拳,服务福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