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3月12日是第47个中国植树节。连日来,在龙岩连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广大干部群众热情高涨,个个撸起袖子、握住锄头、挥起铁锹,全身心地投入到植树活动之中,掀起了一股植树的热潮。在这场绿色行动里,无人机为植树造林插上了智慧的双翼。
3月13日,在位于姑田镇的邱家山国有林场,一场别开生面的“空中运输”造林映入眼帘。只见一架无人机下方悬挂着嫩绿的苗木,快速朝山头飞去,眨眼间便将苗木送到了指定位置。据悉,这是该林场首次引入无人机技术来运送苗木,也成功开启了龙岩市国有林场智能化造林的全新篇章。
无人机下方悬挂着苗木朝着山头飞去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初步测算,无人机每小时最大运苗量可达五千株以上。现在2分钟就能完成以往1小时人工的运输任务,效率一下子提升了30倍!”邱家山国有林场营林股副股长黄权炜介绍道。
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地处闽西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山峦连绵起伏。在过去的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只能依靠人力,沿着崎岖的山路将苗木运往种植区域,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无人机下方悬挂着苗木朝着山头飞去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年该林场积极探索创新之路,广泛借鉴多地无人机运输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引入了多旋翼无人机开展苗木运输工作。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苗木送达指定地点,大大缩短了造林周期,同时也减少了人工运输过程中对苗木造成的损伤,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植树活动现场 连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全国十佳林场”,邱家山国有林场始终走在林业改革的前沿阵地。从每年完成马尾松松林改造3000多亩,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成功带动500余户林农增收致富,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此次无人机运苗是智慧林业建设这幅画卷中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邱家山国有林场与连城县公安局携手合作,全力打造覆盖林区的生态联勤指挥中心,精心建设无人机巡护网络,在森林防火和在病虫害监测领域成效显著。
“接下来,林场还将联合科研院校,共同深入研究,优化运输算法与苗木培育技术,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智慧造林提供可供借鉴的‘林场样板’,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邱家山国有林场副场长黄均星表示。(文/黄水林 江钰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