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向新丨以旧换新助推电车退役 电池“重生”孕育循环“城市矿山”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3-24 19:59:37
央视网 | 2025-03-24 19:59:3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欧峰) 2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

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拆解现场示例(AI制图)

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拆解现场示例(AI制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动力电池装车量多年全球领先。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上升,其回收利用问题备受关注。

据了解,我国首批大规模新能源汽车销售集中在2016-2020年,按动力电池平均寿命5-8年计算,预计2025-2027年将迎来首批退役高峰。

2024年3月以来,国家推行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更助推了新能源汽车退役高峰的提前到来。

专家测算表示,2025年被普遍认为是关键节点,退役动力电池量将显著增长,预计将达104万吨。

那么,如此大规模的“退役”电池,该如何安全高效地回收利用呢?

“吃干榨净”实现“心脏”闭环“重生”

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是湖南省推动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而成立的行业组织,秘书处设在湖南锂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锂汇通”)。

湖南锂汇通是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员单位。中国资环集团成立于2024年10月,是国家成立的第一个专业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致力于为资源循环利用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锂汇通则是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板块的支撑平台。

联盟秘书长陈鹏告诉记者,作为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就像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为车辆持续输送能量,决定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整车性能。但是这个“心脏”也有寿命——其性能会随充放电循环次数增加而衰减,通常循环寿命约500—1500次,使用年限约5-15年,退役后通过回收再利用可延长资源利用周期。

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望城经济技术开发产业园里,湖南锂汇通的一个废旧动力电池合作回收网点就在这里。

网点共有三栋,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每栋两层。混凝土材料的厂房作为仓库,层高约5-6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货车到达库房门口后,工人用叉车将货车上的电池进行卸载。地面工作人员对卸下来的电池点数核验,验收货品后,再统一配送至对应的仓库库房中进行暂存,后续按照工厂产线的排期计划处理到货电池。

网点负责人刘经理说,每栋仓库都设有拆解电池包,检测退役电池电芯中的剩余含量电量,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和电芯的不同类型,进行分区摆放。

联盟秘书长陈鹏表示,锂汇通体系内的回收网点或回收中心将收到的废旧动力锂电池运送至回收拆解基地进行加工。

湖南锂汇通汨罗分公司就是湖南锂汇通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基地之一。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外景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外景

该基地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于2023年建成投产,主要从事退役动力电池的拆解、分容、梯次利用及打粉回收。

湖南锂汇通汨罗分公司回收拆解基地总负责人黄山多介绍,根据行业规范条件,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大类。当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时,动力电池就不适用于电动汽车上,需要回收处理。其中:

当电池电量在50%到80%之间的,会进行梯次利用,也就是将已退役的动力电池拆解重组后,做成应急电源、储能设备等,继续服役。

如果电池容量衰减到40%以下,就会进行拆解、破碎等处理,提取电池中的钴、镍、锂等金属原材料,循环再造新电池。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分容车间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分容车间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电池包先通过机床拆解成模组,然后再通过模组拆解到电芯之后,进行分类摆放在一旁的待加工区。工人从待加工区取出电芯接上正负极,然后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容量测试,展示出现在已有的电池容量峰值,电量超过50%的电芯筛选出来进行组合打包好,并贴上对应容量标签,此部分能够继续利用的电芯可以用于:储能电池、充电宝等设备。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破碎车间

锂汇通汨罗回收拆解基地破碎车间

电量低于50%的电芯就是退役下来的电池,工人由吨包袋统一运送至打粉设备旁进行粉碎处理成黑色的电池废粉。

“我们通过化学方法提取出再生材料,其中,镍、钴、锰的回收率达到了99.6%,锂的回收率达到91%,真的可以说是‘吃干榨净’。”黄山多说。

提取出来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元素被制成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等产品,销往五矿新能、湖南裕能、中伟新材料等正极材料生产厂家。

黄山多说,这些回收材料可以重新制备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应用在新电池上,真正实现了电池资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闭环“重生”。

据统计,汨罗基地年回收拆解退役动力电池1.5万吨,年分容处理电芯500MWh,年产值2亿元。

回收处理“神经网络”系统  孕育无限循环“城市矿山”

联盟秘书长陈鹏告诉记者,原生矿与再生矿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有色金属领域尤其明显。根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40年电池回收产生的金属将超过原生矿,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是一座可以无限再生的循环“城市矿山”。

但是就目前来看,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系统面临诸多痛点:

电池一旦进入流通领域,高度分散,收集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C端用户,监管难度大,渠道成本高。

一些规模小且不规范的回收商、拆解破碎企业在前端扰乱市场,后端正规企业难以收到退役动力电池。

锂汇通安徽加工中心破碎车间

锂汇通安徽加工中心破碎车间

湖南锂汇通作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先头兵,很早就开始探索,并寻求解决方案。

联盟秘书长陈鹏介绍,湖南锂汇通已经搭建了从回收网点到回收中心再到回收拆解基地的回收处理体系。

锂汇通定州加工中心破碎车间

锂汇通定州加工中心破碎车间

回收网点负责废旧动力电池的收集和暂存;回收中心是在回收网点的上一层,可以覆盖辐射多个网点,实现省份内跨区域的废旧锂电池的集中贮存和初步处理;最终一层的回收拆解基地,承担了来自各回收中心废旧动力电池的检测分容、梯次利用和再生产、再销售的功能。

湖南锂汇通总经理李重洋用人类的神经网络做了一个类比,“回收网点就像是神经元,回收中心跟神经末梢类似,而回收拆解基地则像神经中枢一样。”

截至2024年12月,湖南锂汇通累计开拓回收中心75个、回收网点624个,覆盖全国23个省区市。回收体系2024年总回收量6.63万吨,总回收金额24.08亿元;交易中心总交易量15117.54吨、总交易额7.68亿元。

回收拆解基地方面,截至2024年年底,湖南锂汇通已经建成了湖南汨罗、安徽太和以及河北定州三个基地,年回收处置能力已达3.5万吨。

“目前我们初步按照汨罗基地辐射华中和华南地区、太和基地覆盖华东地区、定州基地覆盖华北地区的规划布局;未来,我们会在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建立回收拆解基地。我们将以区域化回收拆解基地为切入点,实现:快速检测、分选分级、分段物流与就近处置。”李重洋说。

联盟秘书长陈鹏表示,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回收网点到回收中心,再到回收拆解基地,一个完整、高效的回收处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这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退役电池的处理问题,更能够孕育出一座座无限循环的“城市矿山”,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编辑:徐偲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加速向新丨以旧换新助推电车退役 电池“重生”孕育循环“城市矿山”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