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宝兴:汉白玉产业从传统粗放开采转向绿色智造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3-31 21:04:36
央视网 | 2025-03-31 21:04:3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雅安宝兴(雅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央视网消息 近年来,在四川省雅安市"三区同城化"战略布局中,宝兴县以汉白玉产业绿色转型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这座被中国石材协会授予“东方汉白玉之都”称号的川西县城,依托30亿立方米汉白玉资源储量,通过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开采向绿色智造的跨越式发展。

近日,记者在宝兴县某汉白玉公司智能化车间看到,直径2米的钻石拉锯正在切割汉白玉荒料,水雾除尘系统将作业粉尘转化为可循环用水。

“现在一人可操控5台设备,单日产能较传统工艺提升40%。”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分级利用模式,大料切割建筑板材,边角料转化为涂料原料,实现了资源“吃干榨尽”。这一转变背后,是宝兴县投入1.2亿元实施的72项工艺革新,使汉白玉荒料出材率从每立方米40张大板提升至49张。

汉白玉加工车间(宝兴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四川汉白玉特色产业园,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生产线正将2毫米以下的碎料转化为纳米级碳酸钙。“我们年消化8万吨废料,产品附加值提升6倍。”该公司负责人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其生产的1250目碳酸钙白度达95.6%,已成为国内大型油漆企业的核心原料。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昆绩说,作为四川省“十四五”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这里已形成“矿山修复—废渣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全产业链,168家入驻企业年处理固废200万吨,生产的精品砂全面替代天然河砂,应用于成雅高铁等重点工程。

在灵关镇玉龙石材展厅,数控雕刻机正在制作《熊猫灯》文创产品。“传统雕刻需十年培养一个匠人,现在编程工程师三个月就能掌握数字雕刻系统。”工艺美术大师李大刚现场演示3D建模技术,其团队开发的12个系列汉白玉文创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23个国家。生产车间内,外贸部主管徐勇正在核对发往中东的订单:“数字雕刻使异型构件生产效率提升300%,产品已进入全球42个地标建筑供应链。”

当前,宝兴县正以汉白玉产业为支点,深度融入雅安“一区一地引领、四化同步推进”发展战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东方汉白玉之都”的嬗变,正在川西生态经济走廊上书写“两山理论”的生动注脚。

编辑:李青昕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雅安宝兴:汉白玉产业从传统粗放开采转向绿色智造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