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遇岭南|文韵润街巷 社区土壤助力岭南文脉焕新彩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4-12 19:57:52
央视网 | 2025-04-12 19:57:5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4月12日,“巷”遇岭南·岭南文化进百社千坊万家系列活动在佛山启动,首站落地美的置业“栖居艺术里·艺术社区共创计划”启动地——美的·卓越好时光社区。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的话来说,这是响应国家文化战略的一次创新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细心观察,龙舟赛、英歌舞等岭南传统文化活动频频“出圈”,展示着广东文化事业的繁荣胜景。

用心感受,社区在传承岭南文化上的各种实践,正在书写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惠民乐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构建共建共享的文化服务新格局,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今,岭南文化走进社区已形成“政策支撑+资源整合+群众参与”的良性机制,既满足了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也为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让岭南文脉在社区土壤中持续焕发新活力。

“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次“栖居艺术里”活动,通过大师画展、非遗体验、居民共创等多元形式,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将艺术融入社区,提升居民的艺术参与专属感,也展现出美的置业集团坚持“长期主义”的社群运营理念。

 

在广州荔湾区永庆坊的麻石小巷里,年过六旬的广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会在社区活动中心开设公益课堂,手把手教孩子们勾勒岭南花卉的细腻笔触。

在佛山顺德的一个居民小区,居民们自发组织的龙舟队利用周末时间在人工河道上训练,鼓声与呐喊声引来路人驻足拍照。

在深圳龙岗的某社区广场上,一场融合了粤剧唱腔与现代编曲的“快闪”表演,让年轻人和老街坊共同沉浸在乡音的魅力中……这些鲜活的场景,正是岭南文化深度走进社区的生动缩影。

在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岭南文化正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城市肌理。近年来,广东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一批批诸如“粤书吧”“粤文坊”等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相继对外开放。这些空间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多元活动为特色,让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政策层面的支持正转向系统性培育。广东印发的《关于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社区社会组织要发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名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节日文化、志愿文化、广场文化;要整合平台资源,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提供场地、设备等支持,组织开展相关人才培训,常态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当岭南文化的根须深扎社区土壤,其生命力就不仅在博物馆的展柜或节庆的热闹时刻。正如一位社区文化工作者所言:“文化是流淌在生活里的烟火气。”

市井烟火里的文化觉醒

在广东各地的社区里,岭南文化正以各种创新形式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通过举办“村晚”舞台,以50头醒狮重现历史团结精神。

在南沙区潭州社区,曾经的小学旧址被改建为居民活动中心,吸引了咖啡馆等商业业态的入驻。

在番禺区石楼社区,融入“石楼八景”的墙体彩绘和海洋主题的特色公园,在提升社区美感的同时,也带来更多人气……

这种“接地气”的文化传播带来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前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很远,现在才发现它就在我们的生活里。”一位参与活动的社区居民赵女士感慨道。

岭南文化在社区的普及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适应力和创新力:

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罗行墟,通过竹编文化创新,将传统的竹编手工业与现代艺术相结合。这不仅让竹编文化焕发新生,还让居民从“看客”转变为“主角”,成为社区文化创新的积极参与者。

在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翠峰分园,则通过科技手段赋能岭南文化传承,开展“鲲鹏课程”,利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结合科技手段激发幼儿对岭南文化的兴趣。

种种深入民心的文化传承,正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岭南文化故事。

让文化扎根社区土壤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它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从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的岭南画派、粤剧等艺术形式,再到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岭南文化始终在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美的置业“栖居艺术里”项目,将岭南文化艺术的精髓融入现代居住空间,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其魅力。

尽管近年来岭南文化进入社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文化下沉还是需要进一步内涵深耕。

有专家认为,在内容供给端,要更加深入挖掘文化内容,除了建筑、民俗等外在形式,还可以更多地关注岭南文化背后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在参与机制上,要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比如举办文化体验活动、线上互动话题等,让岭南文化在更广泛的群体中传播。”刘斯奋表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巷遇岭南”—美的置业“栖居艺术里”活动的举行,为岭南文化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通过这样的创新实践,也能让岭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编辑:麦锦婷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巷”遇岭南|文韵润街巷 社区土壤助力岭南文脉焕新彩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