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宣剑)4月25日,首届“大禹文化节”在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开幕。
作为淮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蚌埠以“大禹文化”为纽带,通过文化赋能、科技加持、产业联动,打造了一场跨越四千年的盛会,向世人展示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时代活力。这不仅是一次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溯源,更是蚌埠从“文旅融合”到“文旅兴城”的升级实践。
开幕式上,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发布活动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探寻禹迹》宣传片首次亮相,人工智能技术还原的大禹治水场景,让观众得以“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现场,蚌埠、绍兴、绵阳、德州等大禹联盟城市代表共同签署了“大禹文化传承发展倡议书”。蚌埠大禹文化产业园与宁波民和文化产业基地签约合作,同时一批数字文创招商项目落地,标志着蚌埠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迈进。
记者了解到,本届大禹文化节将持续近一个月,活动包括禹迹文物联展、大禹文化精品文艺展演、大禹文创产品设计成果展、蚌埠弘扬大禹精神文艺精品展等。
近年来,蚌埠依托“禹会村遗址”等历史遗存,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创意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文化+科技”“文化+制造”的新业态集群,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让这颗淮河明珠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文化创意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升级。蚌埠市坚持“项目为王”,强化招商引资,把项目招商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硬支撑,促进文化产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2023至2024年,仅市委宣传部就招引项目32个,签约投资金额54.01亿元。
在项目建设上,2023至2024年,蚌埠市纳入安徽省发改委文化产业项目库存的项目共85个,总投资额543.9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97.7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额106.38亿元,完成率1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