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研融合科技成果对接会⑤丨闽都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曹荣:“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是我们向前迈进的目标”

来源:央视网 | 2025年04月29日 00:39:02
央视网 | 2025年04月29日 00:39:0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庄媛媛) 4月28日上午,由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创新研究院、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产研融合科技成果对接会——闽都创新实验室项目成果对接暨孵化企业融资路演专场”在闽都创新实验室举办。

会上,闽都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所长曹荣介绍了闽都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关探索和做法。

曹荣介绍了闽都创新实验室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关探索和做法。郑育红 摄

“自2019年9月建设以来,实验室在科技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良好。”曹荣表示,五年来,实验室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量质齐升。

闽都创新实验室

聚焦国家、福建及福州光电信息产业重大战略需求,实验室组织团队开展科研攻关,突破了稀土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及精准诊疗、大功率透明荧光陶瓷LED、量子云码可信溯源、高功率皮秒激光器、光电芯片制造与检测、新型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80多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30多项。累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00多件,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项,日内瓦发明金奖1项,行业学会科技奖5项等重要科技奖励;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28项。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近年来,实验室探索产业需求和应用导向的“团队引进+项目落地”机制,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曹荣介绍,实验室坚持创新不问“出身”,聚集各类英才,重点引进契合地方产业发展和实验室研发布局、创新能力强、产业化前景好的项目和人才团队,全职自主引进15个高水平研发团队,着力打造“科学家+工程师”协同创新团队。

截至目前,实验室拥有全职、全时和双聘人员500多人,其中院士8人(含双聘5人),国家杰青13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高级职称265人,博士及博士后280余人。

研究人员在闽都创新实验室电磁材料兼容实验室内工作 林双伟 摄

科技成果只有通过转化应用,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实验室主动对接省内外光电企业和行业协会,把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产学研精准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目前,实验室累计与70多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发中心48个,19人次被认定为各级科技特派员。累计实现专利转化170余件,成果转化金额达7000多万元,直接或推动孵化成立福建量子云码、有成科技等32家高技术企业;组织实施产学研融合发展专项,带动企业新增产值300多亿元,新增利税20多亿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立足创新,勇攀高峰。曹荣表示,下一步,闽都创新实验室将坚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创业队伍,着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转化一批重大成果,朝着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的目标迈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编辑:陈少婷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