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庄媛媛)4月30日,作为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数据局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承办的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举行。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郭仁忠以《发展思维与系统思维:智慧城市创新逻辑》为题,分享了关于智慧城市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郭仁忠。主办方供图
城市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郭仁忠表示,“怎么把城市建设得更好,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和发展创新的一个基本路径。在郭仁忠看来,技术赋能的前提是对城市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智慧城市除了技术创新以外,还需要理论、认知上的创新。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实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后,他从发展思维与系统思维出发,讨论智慧城市创新的逻辑。
首先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时间相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企业的平均寿命从六十年以上(1957年相关数据)缩短至不足20年(2017年相关数据)、员工社会流动性增加、通勤距离增长……“现在的城市情况与过去不同,这就是我们面对的新问题,因此必须要有发展的思维。”郭仁忠强调。
此外,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一些对于公共政策的反思。如工作地、住宅、学区三者的矛盾对城市人口、交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因此,郭仁忠建议,城市管理和治理的公共政策要顺应社会发展进行系统调整。
“信息革命带动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城市虽然还叫城市,但时代已经变了。”郭仁忠表示,智慧城市是城市治理发展的创新路径,但仅仅有技术赋能是不够的,需要以发展的思维和系统的思维共同推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