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西日报讯(通讯员 温连光 武媚 倪伟芳)今年第一季度新引进项目64个,总投资96.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68%。这是笔者日前在龙岩市新罗区投促中心了解到的数据。今年来,该区创新实施“全方位研判把关、全方位优质服务、全要素提供保障、全流程推动转化、全链条培育产业”“五全”工作法,为项目落地建设按下“快进键”。
新罗区建立“招商工作重点事项联席会议”和“入园项目评审”两大机制,对项目进行前置研判和专家论证,确保引进的每一个项目都符合产业规划。今年来,在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数字科创园、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等园区,9个拟入驻项目均经过严格评审,评审领导小组不仅邀请安全环保专家参与论证,还组织实地查看选址3次,最终促成总投资21.52亿元的项目落地。这种机制实现了招商从“粗放式”向“精准化”的转变,今年以来已否决不符合条件项目1个。
“从注册到拿证,多次帮办代办服务,让我们少跑了10多趟腿。”刚落户数字科创园的格力智链科技企业负责人张秋芳感叹。新罗区(厦龙合作区)推行的“企业管家”制度,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免费服务,涵盖政策咨询、用工对接、水电报装等40余项事项 。今年来,已为10家企业解决19个实际问题,为10个项目提供了26次帮办代办服务。其中,格力智链项目从洽谈到开工仅用40天、钰丰应急装备生产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0天,不断刷新项目落地的“新罗纪录”。
在生物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现场,5条杆线迁改工程圆满竣工,43座铁塔、69根电杆完成“搬家”,为卓越新能源等项目腾出发展空间。针对项目落地中的土地、电力、审批等难题,该区成立杆线迁改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新罗区(厦龙合作区),通过“土地预审批”制度,尚宇环保科技、天创废渣冶炼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2025年以来,全区累计完成土地征收1200亩,清理闲置厂房5.6万平方米,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翻开《新罗区精细化工园项目全过程服务机制》,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配套出台的《招商项目前期选址论证方案》,运用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最优选址方案,降低建设成本15%以上。这些制度创新带来显著成效:2025年新开工项目50个,总投资23.3亿元,超额完成季度目标。秒享科技新能源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8个月,较常规流程缩短一半时间。
在产业培育上,新罗区明确分管区领导为“链长”,以现有行业龙头企业为“链主企业”,绘制产业链图谱,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今年以来,在机械装备产业领域,新引进钰丰生隆、龙液精密液压元件等9个项目,形成“主机+配套”的产业集群,总投资达11.1亿元;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通过“链长+链主”机制,成功引进泰天半导体、旭嘉先进生物基等6个项目,总投资15.8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该区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
“我们将持续深化‘五全’工作法,力争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5个,为新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罗区投促中心负责人邱善聪表示。从招商机制健全完善,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下一步,新罗区将以最优的营商环境、最强的要素保障、最实的服务举措,打造招商引资“磁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