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刘颖)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4日,南京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正式启动,发布系列重点活动,发布和解读4项惠残助残政策,展示南京市科技助残项目以及残疾人优秀创业代表进行分享交流等。
围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主题,南京将于5月至6月开展100余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扶残助残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包括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助残日启动活动、残疾人游泳和旱地冰壶比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产品展示、残疾儿童才艺表演,以及国企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5项活动;南京市残疾人五大协会结合各类别群体特点,开展生活重建训练营、安全科普活动、典型事迹征文比赛等活动;各区、街镇结合区域特色,将举办90余场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发布南京市残疾人基本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2025版),解读《南京市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发布年度市孤独症人群关爱服务行动项目,发布南京市残疾人托养和喘息服务政策等。其中,2025年版《目录清单》在2024年发布的《南京市残疾人基本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的基础上新增6个服务项目,为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业务”“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就业”“残疾人文化体育”“残疾人权益维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七大类46项基本服务项目。在这些基本服务项目中,有多项服务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为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南京实践”“南京经验”。
活动现场,江北新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协会负责人,肢体残疾人杨琳琳作为优秀残疾人代表分享自己创业就业、带动其他残疾人群体就业以及助残志愿服务的故事和体会。东南大学机器人团队展示柔性手部康复机器人项目,南京市儿童福利院介绍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脑机接口社交沟通训练系统。5家企业机构为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童心为明”等3个项目捐赠资金。
“全市残疾人积极投身‘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芳表示,“全市残联系统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党建领残、政策惠残、关爱扶残、科技助残、环境融残、人才励残为抓手,积极贯通多部门资源,持续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和帮扶救助政策,为每一位有梦想、肯奋斗、愿奋斗的残疾人全面发展赋能聚力、搭建平台,助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