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记者 刘颖)14岁的多吉央宗(化名)来自拉萨,是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生两个月便失去双亲,与哥哥由67岁的外婆抚养。5月中上旬,他和其他30位来自西藏的先天性心脏病及胸廓畸形患儿在家人陪伴下抵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启“心佑工程·西藏行”特别行动的救治征程。近期,31位患儿将全部完成手术康复出院。
此次行动源于今年4月“心佑工程”团队深入西藏开展的先心病免费筛查。在当地政府组织下,31名确诊患儿来到江苏接受手术治疗。据悉,这是“心佑工程”团队历史上单批次救治西藏患儿病情最复杂、病种最多的一次行动。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仅5个月大,最大16岁。他们中既有因家庭困难延误治疗的孤儿,也有即将面临小中考的学子,更有罹患复杂先心病的危重患儿。
15岁的藏族孩子扎西朗杰(化名)是其中之一。“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直不敢跑跳,上了初中更觉得学业吃力。‘心佑工程’团队接我来南京接受了免费的心脏手术和康复治疗,因为知道我要参加考试,医院第一时间给我安排了手术,如今我终于能健康地回到学校上课了!”15岁的藏族孩子扎西朗杰(化名)说,据为他手术的邵峻主任医师透露,团队特意调整手术时间,确保孩子能如期返藏参加考试。
在此次救助的31名患儿中,有三例复杂先心病病例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10个月大的尼玛次仁(化名),同时患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缩窄,幼小身躯承受着三重打击;1岁女童梅朵卓玛(化名),三尖瓣下移畸形导致心脏结构严重异常,三尖瓣重度反流让幼小心脏超负荷运转;2岁患儿格桑巴桑(化名),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如同在心脏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这类复杂先心病在高原地区尤为凶险。”心血管外科刘巍主任表示,高原缺氧环境会加速病情恶化,若不及时手术,患儿生命将进入倒计时。目前,“心佑工程”专家团队正积极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保障患儿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
秉承“让每一颗童心健康跳动” ,5月20日,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正式点亮。作为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心佑小屋”将系统承担疾病科普与人文关怀双重职能。
小屋设置专业化展示区域,症状科普海报墙以生动漫画形式呈现先心病典型特征,直观展示口唇发紫、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劳等核心体征,构建疾病早期识别体系,未来还将开展亲子科普课堂、线上知识问答等系列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预防—识别—诊疗—康复’的全链条知识传播链,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强化公众对儿童心脏健康的关注意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张冲表示。
据了解,自2014年启动以来,“心佑工程”已免费筛查逾20万名儿童,救治2300余名先心病患儿,其中救治西藏患儿494名,足迹遍布新疆、青海、西藏等15个省(自治区)200多个县(市、区),累计行程超10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