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笔记|造梦乡村 绍兴乡贤书记有本“善治经”

副标题:

来源:中国文明网央视网  |  2025-07-09 16:21:42
中国文明网央视网 | 2025-07-09 16:21:4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的坡塘村是当地人熟知的城郊旅游网红村。但在9年前,这里却是违章建筑随处可见、卫生状况堪忧的“后进”村。

“破塘村”逆袭“网红村”

故事要从2016年讲起。那时的坡塘村,“天上扯满蜘蛛网,地上下雨走‘泥汤’”,被称为“破塘村”。如何改变?街道党委请回了在外地经营机械厂的乡贤罗国海担任坡塘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位在市场经济中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党员下定决心,与大家一起将“破塘”变“美塘”。

“把村干部作为事业来担当,不能当职业来谋生”的横幅挂起来了,“百日攻坚”行动开展起来了。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向村民解释政策内容,倾听、收集村民意见。终于,8000余平方米的破旧房屋和违章建筑陆续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白墙黑瓦、古朴清新的老街风貌。以道路建设、立面改造等项目为契机,村里还带动其他配套设施改造,让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看着风光灵秀的村落,村里走起了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子。坡塘村有“范蠡养鱼”的千年典故,还是绍兴特色曲艺“莲花落”始祖唐茂盛的故乡,让村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成为致富“金钥匙”是最好的途径。

但要发展文旅经济,运营是关键。村里没能力请团队,那就自己干。村委书记罗国海担任总设计师及规划师,两委会干部及工作人员担任活动策划师、工程施工员、观光车驾驶员、讲解员、安保人员等,全身心投入到村庄的发展中。终于,通过建设“清新坡塘”品牌,坡塘村以“都市隐逸、乡村旅居”的发展定位,摸索出一条村庄共建共享、自主运营共富的发展新模式。2024年,村庄经营性收入达到了190余万元,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创新治理建文明村庄

乡村振兴工作千头万绪,坡塘村敢想敢干,蹚出了乡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在改善村居面貌的过程中,罗国海等村干部创新性地在村子里开通了绍兴市首条24小时“村民服务热线”,由村两委干部轮流值守。目前,该热线已受理处置各类村民、企业反映事项1800余件,成为继承创新“枫桥经验”的范例。罗国海还带头搬出独立的办公室,将坡塘村的工作人员全部集中至服务大厅办公,实现了百姓办事“最多跑一处”。原有办公室则改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打造多功能、多样化的线下服务阵地,让群众带着满满的事项来,一身轻松地走。

随着乡村产业发展走上正轨,村民法律知识储备不足的短板逐渐凸显。坡塘村又主动和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鉴湖人民法庭签订党建“契约化”共建协议,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2021年,鉴湖法庭在坡塘村设立共享法庭。2023年,以罗国海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成立。2024年,罗国海受最高人民法院邀请为全国调解员作直播授课。同时,坡塘村还与周边村组成调解联盟,将本地医生、教师、企业家等纳入专家智库,共同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一年成功调解案件272件,涉及标的金额达900余万元。今年,在吸收越城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绍兴全市创新成立百人“村社书记解纷团”,力促实现矛盾源头化解、就地化解。

从“破塘”到游客竞相打卡的“清新坡塘”,坡塘村不仅走出了一条本地化运营的新路子,还成为了村民生活幸福、社会治安稳定的浙江省模范集体、省级善治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

编辑:姜可扬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共富笔记|造梦乡村 绍兴乡贤书记有本“善治经”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