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7日,由福州市鼓楼区委宣传部、区科协主办的“科技金融聚势赋能 文化产业融合创新”——鼓楼区“科技+金融”赋能文旅商高质量发展暨政银企推介会举办。政府部门、文化企业、金融机构、省级科技学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文旅商融合发展新路径,为“十五五”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聚力。
活动现场 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沃土兴商
从器乐演奏《茉莉花》到融合舞蹈《三条簪》,从戏曲《芙蓉生》到机器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拉开了活动序幕,这也是鼓楼区深厚人文底蕴、丰富文化资源的缩影。
融合舞蹈《三条簪》 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日鼓楼欣欣向荣,科技与金融的双轮驱动下,跑出文化产业发展“加速度”。
原先模糊难辨的碑文,经数字技术处理后,不仅字迹清晰,更重现了立体脉络与艺术神韵。腾众新锐(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说:“这就是‘科技+文化’融合创新的力量。”
腾众新锐是一家位于鼓楼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来正忙着全省石刻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李宁介绍,团队通过石刻文物的微迹修复技术让专家“看得见”,更好地开展深度研究;通过古汉语翻译及数字渲染展示应用让公众“看得懂”,进一步弘扬石刻文化价值。
坊巷之间,金融活水正滋养着这片文化沃土。年初,福州农商银行福见财富中心在三坊七巷支行正式挂牌。这里打造了咖啡吧台、活动区域,还是福州市图书馆分馆,俨然是一个文化交流会客厅。
“农商银行的财富品牌之所以落地三坊七巷,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文旅资源和区位优势。”福州农商银行三坊七巷支行行长汪心雨表示,支行面向经营者、小微商户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服务,与坊巷内的商户不仅有业务合作,还时常开展文化沙龙、非遗活动。
作为省会核心区、千年闽都文化的发祥地,鼓楼还持续推动闽都文化资源与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不断提升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这里,文化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福大怡山文创园、唯美客文创聚落、乌山文创园、勺园文创园百花齐放;
这里,传统街区加快转型升级——三坊七巷获评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朱紫坊发挥古厝优势打造基金港;
这里,新兴载体建设步伐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新能源科创中心、海洋经济科创高地,在有限空间虚拟集聚万家企业与多元业态。
龙头聚能
《后港年华》动画微电影带火古街,以IP赋能地方文旅产业;武夷山“万里茶道文化体验馆”重现可触摸的历史记忆,用技术创新文旅体验;《土豆侠》大电影以三坊七巷为场景演绎古城守护故事,让影视动画助力文化传播……
近年来,福州天之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激流勇进,蝉联福建省第七、八、九届百花文艺奖,自主动漫IP“土豆侠”成为中国十大卡通形象。
“‘十五五’时期,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企业需抓住机遇,深耕文化科技领域,助力产业升级。”天之谷董事长张义滨分享道。
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进阶密码”,背后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扶持。
鼓楼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评奖扶持、资金激励等方面下足功夫,向文化企业、产业园区、重点项目、文艺精品等拨付各级奖补资金超千万元,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十四五”期间,7家文化企业获评全国、全省成长性文化企业,全区规上文化产业营收总量常年领跑全市。
当天的活动搭建了一座“政府引导、金融活水、企业创新”的桥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福建省信息协会、福建省航海学会、福建省人工智能科教学会分别与福建睿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港航船舶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福州星智科技校外培训有限公司签订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共建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鼓楼区委宣传部供图
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是连接科技工作者与企业的桥梁纽带。目前,全区已成功建成22家国家级、省级学会创新驱动服务站,以精准服务激活创新动能。
“通过这一平台的深度运作,学会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学术优势,助力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核心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创新’的良性循环。”省信息协会副会长廖秀聆说。
此外,领导嘉宾还向十街镇赠送文化类、科技类书籍,鼓西街道、水部街道、五凤街道分别与福州卓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州点点松禾科技有限公司、一同禾润(福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企携手激发基层文化产业创新联动效能。
文旅出新
一池温泉漾起茉莉芬芳,一场盛宴融合文化传承、温泉康养与非遗体验。“今年的‘温泉·茉莉’文化节将持续3个月,已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线上曝光超150万次。”福建海峡源脉温泉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慕清印说。
在“中国温泉之都”的福州市中心,源脉温泉通过“文化IP+商业消费+旅游体验”打造特色场景。围绕“福泉金汤”IP,公司引入非遗剪纸、广式茶点、中医理疗等项目,推出“温泉+内河游”等联动产品,不断探索“温泉+”消费生态。
近年来,鼓楼区聚焦文化强区建设目标,大力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创新,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旅商融合如何出新出彩?鼓楼精心打造了“我们的三坊七巷”宣传IP,不断擦亮“福山福道福水福文化”的金字招牌,冶山春秋园数字智慧文旅沉浸式体验场景入选福建省数字文旅应用场景优秀案例。2024年,鼓楼国内旅游人数3228.64万人次,比增11.1%;国内游客旅游花费275.3亿元,比增15%。
“十四五”期间,鼓楼区文化产业在科技与金融赋能下焕发蓬勃生机;面向“十五五”,要紧抓消费升级与科技革命机遇,加速推动文旅商高质量发展。
鼓楼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耕数字装备、数字影视、动漫游戏、直播电商、电子竞技五大产业,强化载体培育、龙头扶引、文旅商融合三大举措,持续构建最优发展生态圈,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共同谱写文旅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文/莫思予 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