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产融共舞发展新质生产力

副标题:

来源:央视网  |  2025-07-31 17:29:17
央视网 | 2025-07-31 17:29:17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宜宾市全景(宜宾市委宣传部供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绩斐然,“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等名片愈发闪亮。

在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之后,宜宾将会有怎样的产业战略蓝图支撑?科技与金融如何赋能?未来又将瞄准哪些高地攻坚?7月30日,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易家祥接受央视网专访,就以上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记者:近年来,宜宾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有哪些关键产业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易家祥:宜宾的发展,得益于我们构建并持续完善的“4+4+N”现代化产业体系。简单说,就是全力做强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动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前瞻布局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并积极探索低空经济、航空航天等新赛道。
目前,四大主导产业正积聚成势,向千亿级迈进。白酒产业形成了以五粮液为龙头、多层次企业支撑的完整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依托“链主”企业四川时代,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全产业链生态圈,预计今年销量占全国15%以上;晶硅光伏产业抢抓技术迭代机遇,实现了从硅料到组件的全链条布局,签约投资超13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则形成了“一软一硬”生态,软件引进头部企业,硬件年产智能终端占全省50%以上,支撑国家级电子信息集群建设。

记者:快速的产业跃升,离不开强大的支撑体系。科技和金融在宜宾产业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有哪些创新做法?

易家祥:科技和金融共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科技支撑方面,我们聚焦人才和平台建设,投入10亿元设立创投基金,实施“江源行动”,引进顶尖团队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目前拥有多个院士工作站、产研院、高校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是全国首批、西南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金融赋能方面,我们着力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发布了活跃的超基金矩阵,强化“银政担企”对接,建立了以宜宾发展集团为核心的产融服务体系,并出台高含金量政策,创新开发了“宜创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服务企业需求,成功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省级绿色金融创新试点。

记者:面向未来,宜宾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城市方面,下一步最需要攻坚的目标是什么?

易家祥: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强链成群,重点服务好“链主”“链属”企业,主攻固态电池、钙钛矿光伏等前沿技术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同时拓展氢能、航空航天等新赛道。

用心服务企业是关键。我们将持续深化“宜企暖心”行动,擦亮“企业有困难,随时找经信”的服务品牌。加快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支持建设“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数字园区,推动大规模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并实施全周期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三年攻坚。

最重要的是,要强化金融创新赋能,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覆盖“初创-成长-成熟”的金融服务链,通过“揭榜挂帅”和深化“江源行动”打造金融创新集群。夯实要素保障,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和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企业反映的水电气运等难题,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

从蓝图到现实,宜宾以清晰的“4+4+N”产业体系为骨架,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的系列创新实践,为宜宾锻造新质生产力、建设标杆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编辑:张岩 责任编辑:张晓琳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正在阅读:四川宜宾:产融共舞发展新质生产力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